抹不掉永恒的记忆——记修建红旗渠东下渠段参与者张福花
更新时间:2025-07-01 关注:3212
岁月如歌,在修建红旗渠工程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所做的贡献。
众所周知,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县当时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严重,十年九旱,是林州人修建红旗渠的主要原因。 1959年10月,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研究“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
说起修建红旗渠工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张福花便是众多佼佼者中的一位。她1946年出生,是林州市横水镇西洹张家屯村人,从1962至1964年主要参加东下渠为主红旗渠部分渠段的修建工作。
张福花的故事,让笔者慢慢述说。1962年春,她只有16岁就参加红旗渠东下渠南坡渠修建工作,时任妇联队长、民工队长。带领同乡的几百妇女们奔赴一线,她干活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处处以身作则,时刻关心姐妹们的生活,深受大家的爱戴。她巾帼不让须眉,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寒风凛冽下,被冻得瑟瑟发抖,忘我工作,与姊妹们一道在渠上打钎、抬筐、推土,干劲十足,丝毫不输男爷们,大家对她踏实的工作热情精神所感动,亲切地称她为“女汉子”。因离家较远,所有民工都吃住就在龙王庙,除干工地的活外,她还要负责给大伙做饭,尽管每天吃着红薯、面糠、红萝卜等粗茶淡饭,有时还吃不饱,但大家一想到能早日把渠建好,哗啦啦的水能流到田间地头,麦苗茁壮成长那股高兴劲油然而生,就感觉跟吃饱饭似的。那个时期,大伙思想境界高,从不计报酬,有说有笑,苦中有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大干40多天后,南坡渠顺利完工。
当年秋天,张福花又被安排到北采桑段修渠,工作强度大、难度高,面对各种艰难,无所畏惧,她带来姊妹们以认真顽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冲在一线,靠着热情与激情抢着赶着最苦最累的活,遇到困难与大伙积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难,一节一节的推进,从未因情况特殊而影响到工程进展,用了不到20多天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工。
1963年春,张福花先后被安排到杨家窑修二干渠和秋天到杨木兰屯修渠,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打钎,在寒冬腊月的日子,她的双手都被冻得裂了口,用力过猛鲜血直流是常事;嘴唇被大风吹出一道道口子,说话都疼得张不开嘴。从早干到晚,在安监局的日子里,如果说不累的话,那是不可能得。每到夜里,她多想能有一盆热水烫烫脚,缓解疲劳,使身体轻松一下,但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她没有丝毫怨言。第二天一早,照样跟大伙们一样出工,还是一样比着干,欢快的的动作洋溢在脸上,一直到干完活为止。每一段渠修完,都留有着她青春的汗水与足迹。
当然,说到累这一切都不算什么?张福花老人说到,最苦最累的修渠时间就是1964年初春,她带一群妇女来到石口修渠,山坡地势险要,工作难度大,她们跟男同志一样负责挖土,搬石块,有的石块非常沉重,得好几个人一起搬到渠上,大伙都累得气喘吁吁,坐到地上就不想站起来。有时,还因为沉重的石块让人脱手受伤。然而,这都不算什么,除了搬石块外,每天还要跑百八十里的路挑水,一担水七十多斤,一天挑三、四次运送到渠上和泥,工作量很大,累得她腰酸腿疼,身上的痛只有自己知道。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她没有怨天尤人,在恶劣的环境下,能够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再苦再累也要完成艰巨的任务,让群众吃上水,水流到田间地头,就感到心满意足了。没有苦,就没有甜。
在修渠的工程中,张福花也迎来了爱情,1964年她与志同道合的王长福喜结连理,爱人是一名放炮手,在修建红旗渠的工程中,野外攀登过不少悬崖峭壁,打眼装炸药,进行爆破,其中青年洞的爆破就留有他的足迹。张福花不仅支持丈夫工作,家里的活全担着,十分孝敬老人。当时,公公瘫痪在床,做好饭就端到老人面前一口一口的喂,还端盆倒水给他洗脸洗脚,洗换衣物,让公公享受天伦之乐。她精心周到照顾老人5年多里,一举一动被大家看在眼里,被称为“好媳妇”。
在林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东下渠作为红旗渠的一部分,实现了引漳河水入林县,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困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这一切有张福花和许许多多参与者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曾经群众要到几里外的地方拉水、担水喝,甚至因抢水而打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时至今日, 张福花老人带着我们来到曾经战斗的地方,指着远处蜿蜒崎岖的渠道和缓缓流淌的水,感慨万千,自言:“我在修渠上的时间不算太长,是参加修过红旗渠广大建设者之一,我没有因为付出而感到骄傲,但我觉得很值,红旗渠造福子孙后代,解决大家用水难得大问题,我的付出无怨无悔”。
是啊!看着缓缓而流的渠水,是林州人民的生命之源,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年亲历者做出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值得敬仰。(林膑)
-
·张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业家2024-12-16
-
·民建会员胜桂红:殷商文化的传承者与奉献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绿色新篇章:华越酵素种植大使李秀芳夫妇的领航之旅2024-12-16
-
·抹不掉永恒的记忆——记修建红旗渠东下渠段参与者张福花2025-07-01
-
·民建会员林膑:政协履职展作为,情系百姓显初心2025-03-30
-
·用影像筑梦,从摄影师到暮屿岚品牌领航者——访中华摄影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杨家宝2025-03-17
-
·以健康为笔,绘就社会担当与文化传承画卷——记全国第十一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孙家幕2025-03-03
-
·笑琰:带领乐订坊在多元领域书写传奇的逐光者2025-02-15
-
·守信立身,诚信商人践诺偿还巨额债务——记“济南好人”段振宝2025-02-03
-
·李治飞:信息技术逐梦者,社会责任践行者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