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农村干部一—李兆武
更新时间:2021-02-23 关注:12751
记者感言:时代需要象李兆武这样的农村干部。河北省武安市马庄乡大水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兆武,任支书四十年间带领村民以愚公精神创业的足迹,是毛泽东时代农村干部的一个宿影。彰显了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形象。体现了一位农村干部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与担当,为农村干部树立了榜样。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农村仍需要千千万万的象李兆武这样的用毛泽东恩想武装起来的农村干部!
新春走基层,记者慕名来到河北省武安市马庄乡大水村采访,一进村就被那山头翠绿的松柏,青山环抱的美丽乡村所吸引。最令人注目的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拦河大坝蓄水库和山问田野蓄水洞、水柜、水窖,和村中央的文化广场。教学楼、办公楼、宽广的村道与及新民居、新街景……
走进村当问及到村上的发展变化时,村们象如数家珍似地向我们作了介绍,并情不自襟地赞叹起他们的老支书李兆武。往事悠悠沥沥在目,村民洳思绪追朔到六七十年代的那段平凡的艰苦岁月。
从村民的回忆中了记者解到:老支书李兆武,任党支部书记是在1961年,正是合作化,人民公社。1960年是国家困难时期,低指标,瓜菜代,何况大水这个偏远山庄,群众生活吃粮不足,喝水没有,村情环境光山秃岭,山高坡陡,水源奇缺,十年九旱,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集体经济基础差,农户家底薄。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兆武改变家乡贫困意志不减,组织干部群众白天生产,晚上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毛主席教导:“困难是勇敢的手下败将,勤劳是幸福的母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不来,天上不会掉馅饼,讲通道理,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做好干部群众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关键。”群众心平气和去劳动,生产积极性高,劳动效果就大。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全村干部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积极性。对全村的山水、林田、道路进行了全面规划,去奋斗,去实施。经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终将使一个连吃水都是难题的穷山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美丽的新农村。李兆武荣获省市劳模和治水、绿化愚公的称号。并被推选为市人大代表多项金牌桂冠。
李兆武任职期间的为政品行和创业足迹,所展现和无私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脉搏。这种精神感动着一个激情澎湃时代。时过境迁,当我们走进李兆武的精神世界,去欣赏李兆武各个精神单元的丰饶内容时,仍然为那扑面而来的浓厚气氛所感动。
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是李兆武几十年如一日,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一辈子的坚持和坚守。
六十年代初,正值风华正茂的李兆武出山当了教师、做公社文教助理。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少而又少,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数的 95%以上,连各级党政机关也没有几个识字的,能写写画画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李兆武以他的天资加勤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书画技能,年轻时就是当地知名的能写会画的能人。以他的能力和人品,在当时人才奇缺、唯才是举的大环境下,步步升迁是显而易见的前途。即使原地不动干一辈子,甚至混一辈子,也总算是端着金饭碗吧。他之所以能够不顾那么多好心人的劝阻,毅然绝然回到山村端泥饭碗,就是不忍心看着父老乡亲因过度饥饿而浮肿,甚至死亡。他相信,依靠集体的力量能改天换地;他相信,只要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就能把人心凝聚起来,战天斗地,从而丰衣足食;他相信,只要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理念和信念支撑,人的精神就不会垮,人的力量就无限大,人定胜天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李兆武才有那么恒久的精神动力,那么坚韧的战斗毅力,那么奇妙的创造能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个时代的音符和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这种意识渗透到当时中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正是在这种意识的浸润下,李兆武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活典型、活化石。或者说李兆武就是“物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理念。李兆武治山、治水、造田、修路的整个过程,都贯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凝聚的伟大精神、酷暑寒冬之苦,起早贪黑之苦,缺吃少穿之苦...种种苦楚,别说一言难尽,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真是艰苦;但再苦再累也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终于苦尽甘来,让村民们尝到了奋斗的甜头。我们进村采访时,很多村民,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提起那个年代,都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怀念的感觉,看不出一丝埋怨和后悔的神情。开凿山洞,炸药是自己熬制的,扁担是自己削制的,箩筐是自己编制的;筑坝砌窖,石灰是自己烧制的,石块是自己敲制的,就连石碾子石磨盘也是自己打制的。为了锻造钢凿和钢钎,他们支起了炉灶,成立了铁匠铺;为了烧造石灰,他们建起了灰窑,成立了石灰场...凡是能够自己干的事情,李兆武带领他的村民们,总是想方设法自己干。“自力更生“这四个字,在大水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几十年来,在李兆武的脑海里萦绕着: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党性主题。自入党任职以来,他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很少考虑个人得失。这种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却无怨无悔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或者可以说,更加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深刻地触动了我们的灵魂。李兆武的老伴多次对我们说,李兆武当支书那几十年,家对李兆武来说就是一个客店,他总是撂下饭碗就走人,晚上一进门就睡觉,天不明就起床,逢年过节,下雨下雪也是如此,不记得他睡过一次懒觉,他爹临终前,想见这个老生子一面,好多人叫了李兆武好多次,他才脚步匆匆赶到老爹面前,在老爹几近哀求的眼神下,他也没有待多大一会儿,就因为急着给生产队耩地而离开了,父亲咽气时,他还在地里忙活呢。李兆武是在父亲50多岁时降生的李家的唯一男子,父亲视其为掌上金蛋宝贝,深受中国传统孝文化熏陶的李兆武,事父至孝。人皆有父,父爱如山。如果李兆武对父亲的爱如山脉的话,但对生产队集体事业的爱却如山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临终守护,人伦大事。多少人因之快慰,多少人为之歉疚。为了集体的事业,李兆武放弃了对父亲的临终守护,这是多么大的牺牲和歉疚。李兆武的老伴儿还说,那时候来大水村参观的人走了一番又来一番,村里没有饭店,家里本就不多的“好面”—小麦面粉,李兆武和老伴舍不得吃,也不舍得让孩子们吃,总是烙饼、蒸馍、拉面给客人吃,孩子们在一旁偷悄悄看。那种情景真让人心酸,但李兆武就是心不软。
李兆武原是有公职的人,回家后失去了公职,由于实绩突出,李兆武又有最少两会机会提干出村。1970年被邯郸地区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邯郸地委政治处主任杜连达亲自组织以李兆武为代表等四位同志为学毛著讲用团,在邯郸十几个县巡回讲用,李兆武讲了他带领群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事例,很受大家欢迎,也感动了上级领导。
1974年农历八月初一,河北省委副书记吕玉兰带队在大水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山区建设现场会,中央农业部部长王观澜,亲临大会指导,表彰李兆武,你是河北省劳动模范,冀南大地一面山区建设红旗,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会后引起很大震动。很多单位聘请李兆武出山提干。武安市委组织部,邯郸地委政治处主任杜连达,专员李明魁等都给李兆武谈话,聘任提干,均被他婉言谢绝,并说感谢领导对我的深情厚爱,我还是回乡,因为我当年的承诺,使命任务还没有完成,还得干下去。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他尽辞掉了这样的好机遇,这样的好工作,同志们,当今世人,有几个人能办到?如果他不回村,如果他趁机会“被提干?以他的能力加人品,说不定有很多升迁和高就的机会呢。即使退一万步讲,做不了多大官,甚至什么官也不做,也应该能领取不菲的退休、养老金吧!但这一切都没有,李兆武仍然可以说很贫困。仗凭自己和老伴身体好,又勤劳,吃粮吃菜倒是不成问题,但缺钱,缺零花钱,仅靠政府给予的俩人每月总共1300元养老补贴过日子,连人情世故也不够。无灾无病还可将就,一旦有个发热感冒、头疼背痒什么的,连个药也舍不得吃。但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从李兆武老两口嘴里听到过什么怨言,没有从老两口脸上看出过什么悔色。无怨言、无悔色,当今社会,几个人能做到?
伺弄着三四亩山地、四五分菜园;饲养着一条老狗、十来箱蜜蜂。李兆武自耕自给、自食其力、从容淡定、沉静安闲,他的生产生活简单而充实,纯朴而偷快,这种乐天知命,自我满足的生活状态和处世态度,更深深敲击着我们的神经,在李兆武的世界里,没有攀比和攀附,不用机巧和机心,一切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寒来暑往,一年四季,走过一年又一年。曾经的奋斗,已经物化为水柜、梯田、道路、松柏;曾经的辉煌,已经定格为永久的记忆,珍藏在村民们心灵的底片上。“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鸿爪踏雪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在世,能为世界留下点什么,才不枉负生养我们的父母和关照、关怀、关心、关注我们的一代一代人。
李兆武的一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如今老矣,确有资格、资历、资本享受晚年的闲暇和静穆了,却仍然闲不下来。为的是不为社会添麻烦,不让子女背包袱,但对过去的功臣,我们却不能、也不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拿什么敬奉这位可爱的老人?我的良知时时叩问着我的良心!
李兆武的什么精钟感动我们,是他坚定的集体主义观念、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勤政务实为的作风;李兆武感动我们的,是他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人格魅力;李兆武感动我们的,是他气定神韵、沉稳冷静的人生态度。
李兆武真的感动了我们,这种感动将影响我们一生,温暖我们一辈子!
韩有昌 王宏生
2021年2月8日
-
·张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业家2024-12-16
-
·民建会员胜桂红:殷商文化的传承者与奉献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绿色新篇章:华越酵素种植大使李秀芳夫妇的领航之旅2024-12-16
-
·王国明律师:法律征途上的无畏行者2024-12-16
-
·牛海波|道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2024-12-16
-
·党员先锋翟进德:责任担当 砥砺前行2024-12-16
-
·情系民生的担当楷模——记全国第十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 张国民2024-12-16
-
·安阳李建学:把孝心变成孝行的人2024-12-16
-
·河南安阳退役军人李文龙:擦亮军人底色 心有情怀勇担当2024-12-16
-
·当代散文大家石英:能文能武真英雄 | 吴人民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