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青年·潮运动”海丝文体公益展演圆满落幕 文体融合点亮海丝文旅新场景(央大视界网 福建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1月5日,“新青年·潮运动”海丝文体公益展演活动在海丝国际旅游中心二楼外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海丝国际旅游中心主办,福建无极球推广中心承办,福州市晋安区飞飞鱼志愿者服务中心协办,以“文体+文旅+公益”深度融合的创新形式,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活力与温度的文化盛宴,助推全民健身热潮与“福”文化传播。活动以“新青年·潮运动”为核心,串联“海丝一带一路”文旅内涵与地方“福”文化特色,吸引了运动爱好者、文化爱好者、亲子家庭、青少年群体及国内外旅游观光者等广泛参与。现场嘉宾阵容强大,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林朝晖,福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王培德、海丝国际旅游中心陈媛,福建无极球推广中心负责人杨虹、东大社区书记郑丽玲、福州市总工会职工三创中心路演导师李长笑,福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林晟,福建省薪火助残扶贫服务中心陈国强,中国希腊联合会会长张卫东,福州文儒书院孔海钦、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郑抒颖、福州语创作音乐人赖董芳,国际友人胡安等18 位各界代表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场文体盛会。开场环节中,海丝国际旅游中心和福建无极球推广中心致辞,深刻诠释了活动“搭建全民活力平台、引领健康新风尚”的初心,福州市老体协副主席、福州市文联领导、福建省无极球推广中心分别为海丝无极球驿站、中亭无极球残联爱心驿站授牌及胡安国际交流大使授牌仪式,为海丝文体公益事业注入新动能。随后,嘉宾们参观海丝国际旅游中心,感受海丝文化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并合影留念。节目展演环节精彩纷呈,涵盖传统与现代、竞技与公益等多元形式。舞龙《盛世中国》气势磅礴,拉开展演序幕;国际友人胡安演唱《我们都是福州人》,展现跨文化交融与本土韵味;无极球初、中级展演《我爱你中国》《淡若晨风》,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运动美学完美结合;全国获奖团队带来的《茉莉花》舞蹈与手杖操《小苹果》,尽显专业风采与活力;福建省肢残人协会轮椅无极球展演《流浪的蒲公英》及轮椅表演舞《美丽中国唱起来》,传递出生命韧性与公益力量;太极、柔力球展演则彰显传统文化的深邃韵味。期间,福州市总工会三创中心路演分享、福AI夜校《AI如何赋能千行百业》主题分享及多轮互动有奖问答,让现场氛围持续升温;大学生无极球互动体验,更是点燃了全民参与热情,践行“全民健身”理念。现场设置多个爱心企业展台,包括福州海丝携程、无极球体验、片仔癀国药堂怡山梅园店、福州贝臣齿科、养生海参、福州AI夜校、海峡银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多元交流体验平台。活动通过组织单位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及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扩大了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据悉,本次活动是海丝国际旅游中心深化“文化+文旅”融合的重要实践,也是无极球运动在福建五年推广成果的集中展示。五年来,无极球已形成以福州、厦门为核心辐射全省的发展格局,福州已建立12家驿站,开展线下活动近千场、线上公益课程超500场,覆盖超万人次,更走进家校、社区、机关团体、养老院及残障群体,成为传递健康与温暖的“神奇的球”。未来,海丝国际旅游中心将继续深耕海丝文化与“福”文化,搭建更多跨界融合平台,引入各类文体公益活动,培育特色文旅IP;福建无极球推广中心也将推进“无极球进校园”“无极球+读书”“无极球+文旅”“无极球+乡村振兴”“无极球+银龄群体”“无极球+特殊人群”“无极球+国际化出海”等计划,深化在家庭、学校、社区、公司团建、康养、国际交流等领域的普及。双方将携手各界力量,让文体运动成为文旅体验新亮点,让海丝之路成为连接健康、快乐与友谊的幸福之路,为地方文旅发展与全民健康事业注入持续活力。(杨虹)2025-11-07 -
九九重阳节喜洋洋 村民领福利乐悠悠——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李庄村精心组织敬老日活动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10月29日重阳佳节这天,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李庄村精心组织敬老日活动,通过组织戏曲表演、吃蛋糕、饺子、发大米等福利多种形式,为村60岁以上老人打造一场兼具文化韵味与温情关怀的节日盛宴,让银龄群体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节日温暖,传承敬老美德。为了在重阳节这天把尊老敬老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李庄村项目部提前购买大米400袋、饺子500斤,村委会主任李立国购买了每个320元水果蛋糕20个、400份白糖和400条毛巾,用于发放老人福利。上午,首先在村兴阳寺安排戏曲表演,演员们共表演了13精彩的节目,让老人们边吃蛋糕,边享受戏曲节目,乐不拢嘴,还给以阵阵掌声。节目结束后,村工作人员还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老人们的面前,他们围在桌边,享用可口的饺子唠着闲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吃完饺子后,还让每位老人领取10斤大米一袋、白糖一份和毛巾一条。村里用这种温馨和关爱的活动,不仅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还起到凝聚了党群同心、邻里和睦的乡村温情。(郑兴伟)2025-10-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春节前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慰问活动新春将至,岁寒情暖。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帮扶对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1月11日,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带领医院帮扶责任人, 深入伦掌镇众乐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院党委的关怀与温暖。司书记一行带着慰问品走进帮扶对象家中,面对面聊近况、唠家常,详细了解近期家庭生活状况及身体健康情况,耐心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并为他们送上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和节日祝福。同时叮嘱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以随时联系,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帮扶责任人为脱贫户耐心讲解冬季取暖安全常识,并逐一排查安全隐患,确保脱贫户安全温暖过冬,宣传帮扶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对户容户貌进行整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家家的走访,一次次的叮嘱,一回回的鼓励, 殷都区人民医院 坚持每年春节前到伦掌镇众乐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在帮扶对象 与医院之间架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下一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继续认真落实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和长效机制,一如既往地聚焦帮扶对象急难愁盼健康问题,用心、用情、用力、用行做好各项帮扶工作,让帮扶对象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2025-01-14 -
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天使献热血,奉献显担当”无偿献血活动1月7日是农历腊八节,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天使献热血,奉献显担当”无偿献血活动,带来腊月的第一份温暖。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撸起“医”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前来参与献血的医务人员来自医院的各个岗位,他们中有积极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的党员干部,也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有默默付出的行政后勤人员,也有一同前来的职工家属;有坚持多年无偿献血的老面孔,还有初次挽起袖子的青年骨干……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完成信息登记、健康问询、初筛检测、血液采集等一道道程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周边群众及患者家属被医院职工积极献血的行为所感动,也主动加入到献血队伍当中。一次次义无反顾地挽袖,一袋袋殷红的热血,一张张闪耀的献血证,不仅见证着殷都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守护与担当,也在冬日里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温暖着每一个需要用血的患者。一直以来,殷都区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已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多年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 未来,医院也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为保障医疗急救用血与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2025-01-08 -
新春送温暖 喜迎幸福年——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新春将至,岁寒情暖。1月5日,跨年的第一个周末,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史帅、副会长高强 、秘书长牛海波等一行,开展“新春送温暖、喜迎幸福年”慰问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关怀,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牵挂与关爱。虽然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但志愿者们、爱心人士个个都士气高涨、充满激情,早早来到指定地点集合,将慰问品摆放整齐。在新的一年里,志愿者们怀揣着温暖与希望,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志愿者们带着米、面、油、方便面、春联及衣服等爱心物资逐一走访慰问了孤寡老人、残疾人及贫困户家庭,每到一户,都与他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认真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提供更精准的帮扶。在孤寡老人家中,志愿者拉着老人的手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每年的重要节日,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都会来看望老人,与老人谈心、收拾庭院等。在老人看来,这些志愿者都已经成为他自己的孩子,虽然老人行走不便,但每次志愿者离开时,他都会亲自送志愿者到大门口。在残疾人小段家中,志愿者们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志愿者、安阳市星园特教的徐老师为他联系残疾人培训学校以及用工企业,希望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价值,实现自立自强。慈善献爱心,真情暖人心。一直以来,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切实发挥慈善公益引导作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社会的各个角落送去温暖与关怀,2024年已开展慰问活动30余次,慰问人数300余人。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牛海波讲到:“活动的初衷很简单,也很坚定,那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一份温暖,一份关怀,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关心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儿童,是一份爱心的奉献,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与义务。”安阳文博园小学二年级卫砚麟、永安街小学二年级李绍毅、东南营小学一年级李锦涵等小朋友,他们跟着父母在公益氛围的耳濡目染下懂得了奉献的意义,主动要求参与到这次慰问活动中来,用自己稚嫩却真诚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也在公益之路上迈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步。据悉,本次慰问活动的爱心物资由河南智达康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安阳华祥石油加油站、妆颜美美学培训学校三家爱心企业共同捐赠。这些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责任与担当,为残疾人及贫困家庭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一抹浓浓的温情。此次活动不仅为他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舞,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也进一步弘扬了安阳市龙安区爱心志愿服务的正能量精神,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残疾人的公益事业中来。2025-01-06 -
【视界导报】张荣才作品|《沁园春·武当山》品鉴赏析_副本五岳低眉 三山祭顶 世上功夫归太宗 ——《沁园春·武当山》品鉴赏析 张荣才 《沁园春·武当山》是二月梅先生在饱览武当山大好河山后,于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一篇大作。从意境上看,应当是作者虽然人在旅途,但思维仍沉浸在武当山的峰峦之中,仰或完全被武当山的雄伟奇丽壮观险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折服。于是,开阐放潮,决胸中澎湃之澜直泻沁园,挥笔底万重波涛化苍茫云水,全词气吞河岳,声撼星辰,情真意浓,气贯长虹。笔者反复诵读,试图从中解读一二以飨读者。 “横亘丹江,眺望神农,霸峙堰东”,作者开篇先从武当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的自然景色上着墨。大有王勃“南昌故都,洪州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禁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荊而连瓯岳”之感,气势宏大,先声夺人,一开始就展现了武当山的雄奇和壮观。通过横亘、眺望、霸峙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览壁崖千仞,亭台剑耸,烟霄万树,天柱金封”,则详细描绘了山崖、亭台、树木和天柱的绝险、幽深、奇丽和壮观的景象,除展现出武当山的雄险之势和夺人心魄的壮丽景色外,也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崇敬之情。 “五岳低眉,三山祭顶,世上功夫归太宗”,是说武当山奇雄壮丽不逊五岳,五岳已够雄奇瑰怪险绝的了,然在此处也只能低眉顺眼,稍逊风骚。从写法上推测,应是作者极目云天之外,尔后收笔眼底风云,即景生意矣!真可谓气势波澜壮阔,落墨垂岩裂石,确非大胸襟者而不可为之。“五岳低眉,三山祭顶”在此只是铺垫,其意全在“世上功夫归太宗”上,重点突显武当拳、武当功夫在中国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大作用上。 最后,“源渊道,获千秋福地,百代朝崇”, 则是对武当山深厚文化底蕴发自心底的赞颂和感叹,象征着武当山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至此,将武当雄霸之气推向高峰。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思路开阔,多处运用文学手法生发开去。比喻:如“五岳低眉,三山祭顶”,将五岳和三山拟人化,赋予了人的真情实感和形色,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严格依照一字领后的对仗形式,壁崖千仞,对烟霄万树;亭台剑耸,对天柱金封。下阙玄天施爱,对唐宗祈雨;尚诚求德,对敕庙尊龙,工整,严谨,厚重、大气,为本词平添了铿锵之声和特有的音节感,使全词的流动和起伏更汩汩有声。 总之,这首《沁园春·武当山》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武当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武当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抒发了作者对武当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运用比喻、对仗和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得诗词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不仅描绘了武当山的巍峨和神秘,同时传递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这种热爱和尊重不仅体现在对历史的了解上,也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上,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上乘上作。 置身其中,我也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这场难得的文化之旅,二月梅先生不仅是一个旅行者,更是一个历史的探寻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实际上,人们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知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用心灵去感受河山,以河山美化心灵,每一次旅行都应该成为心灵的净化和灵魂升华的过程…… 附: 二月梅先生《沁园春·武当山》 沁园春•武当山 横亘丹江,眺望神农,霸峙堰东。览壁崖千仞,亭台剑耸,烟霄万树,天柱金封。五岳低眉,三山祭顶,世上功夫归太宗。源渊道,获千秋福地,百代朝崇。 遥思岁月匆匆。汉设制、求仙论道恭。敬玄天施爱,尚诚求德,唐宗祈雨,敕庙尊龙。永乐君贤,大修殿宇,翠瓦红墙见伟雄。星辰转,恰华年盛世,更著辉穹。 作者简介:张荣才,中共党员,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诗词委副主任、兼省直分会付会长、秘书长;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郦道元文学院签约作家、齐鲁晚报青未了签约作家,笫六届华语春晚(山东赛区)十大名誊诗人;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原一级调研员。 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大赛中获奖,报告文学《来自地层深处的报告》荣获铁道部全国铁路安全报告文学二等奖,获铁道部表彰,作品由《工人日报》结集出版;2023年获山东省文旅厅主办的《讴歌母亲河、奋进新时代诗歌征文二等奖;八十年代末,由其执笔撰稿的五部铁路题材电视专题片,分别在全国铁路站段巡迴播放和山东电视台播映;1997年为山东省人民政府赠送香港《金银红木镶钻屏风》撰文的解说词,至今陈列于香港礼品博馆;2014年,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散文,杂文,诗歌集《筛月集》;诗集《汶水西流》《张荣才诗词集》《张荣才文赋集》正在编辑中,先后在人民日报平台,搜狐、新浪、百度、腾讯、头条等平台发表诗、词、赋、散文数千篇。2024-09-05 -
【视界晨报】实力派作家屈光道|《春分云诗歌》_副本春意 春天大地花正开, 由南向北开不败。 江河两岸花海洋, 山川河谷百花香。 春管 春分季节天气爽, 万物生长靠阳光。 小麦拔节生长旺, 科学管理增产量。 花树飘香 杏花风吹如飘雪, 梨花盛开大地白。 挑花香传满山坡, 樱桃花开美河谷。 春分节 春分季节暖意浓, 百花吐艳现真情。 春风拂面人得意, 万姿千红展美风。 水润丰年 云山清泉注溪流, 弯曲斜横通河头。 跃越山川林草地, 投入沃士稻谷收。 作者简介:屈光道,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2011年退休。他笔耕不辍,继续努力发挥余热,把他人生以来经历的能让人受益的人和事,呕心沥血编写成诗歌,于2020年整理出版了诗集《岳乡诗韵》,为汤阴编写诗歌填补了空白,很受读者欢迎。被授予“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新时代杰出文学艺术家”荣誉称号。2024-09-05 -
【视界晨报】瘦石春日词八首_副本【临江仙·相州迎春】 岁杪三场香雪润,枝头一树花明。 卯辰交接踏新程。 乐悲成往事,无意话生平。 未至琴瑟思旧燕,尊前堪抚秦筝。 人间烟火最多情。 繁华尽落罢,梦抵相州城。 【眼儿媚·探春】 梁燕声声化春浓。信步小桥东。粉腮绿萼,碧桃汹涌,谁点青峰。 阁楼谁奏弦歌曲,洒泪对诗翁。尚能饭否?牙弦期约,魏尚云中。 【水龙吟·春日长情】 三春料峭寻常见,阑外流莺声巧。 林阴闲影,腮红蹊径,蝶迷蜂绕。 应念君亲,暮云朝露,沁河春早。 有浊酒香醪,熙阳正暖,堂前语、嘉平好。 须信此情未了。有船家、岸催兰桡。 折梅相送,拿云持节,悲欢多少。 追梦少年,风桃风李,杏坛谁晓? 叹弦歌已老,功名潦草,向何人道。 【踏莎行·故园春日】 客寄梅花,舟停南浦,今宵又把归期误。 举杯邀月岁无虞,情深只道人如故。 雅阁闲云,幽兰素圃,红笺小字凭谁付。 将台系柳老无成,少年意气春何处。 【浪淘沙令·春行】 田外雪消融,翩若游龙。 年年柳色小桥东。 醉眼旧溪花信好,往事尘封。 把酒论英雄,休笑词翁。 锦时抛却业成空。 流水落花人似客,多少春风。 【清平乐·春到和园】 城南春早,处处闻啼鸟。 迈步湖东谁共好,情满和园难表。 只手漫取流霞,燕归如意枝丫。 最是诗家无奈,红笺堪冷琵琶。 【青玉案·春日凭阑】 凭阑远眺心无绪,枉自送,斜阳暮。 锦瑟年华留不住,白头青眼,绮窗朱户,惟念弦歌路。 樽前莫把残花数。意气难平断肠主。 试问人间愁几许。杜鹃呼我,不如归去,人老春深处。 【鹧鸪天·南门往事】 负笈南门喜若狂,风光曾许少年郎。 海棠花好人相看,杨柳云浮蝶梦长。 追往事,未央量。几多悲喜道寻常。 青春已逝花如昨,犹送清风袖底藏。 魏延庆 笔名瘦石,诗人、学者。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七子诗社成员,已出版诗集《空谷见幽兰》《弄菊香满衣》《再顾已倾城》等著作11部。以诗言志,以词言情,以文会友。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9-05 -
【名家新作】史东林|诗友太行相聚有寄_副本诗友太行相聚有寄 闲云野鹤太行行, 拂面熙风重晚情。 戏墨龙山寻旧友, 踏歌淇水觅新朋。 吟诗煮酒三袁句, 论道烹茶一陸经。 莫谓古稀多且过, 桑榆日暮正图腾。 注:三袁,指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 一陆,指唐代茶学家陆羽。 行乡子·咏内黄蔬菜种植业 熠熠高棚,一望无垠。 正阳春,葱郁芳馨。 叶枝滴露,瓜菜青蓁。 醉一棚蔬,一棚景,一棚金。 黛瓦白墙,店铺林林。 依长风,商贾如云。 车流欢快,货畅京津。 盼万家安,万家富,万家歆。 鹧鸪天·安阳解放75周年有怀 骁勇军民挽大弓。 红旗直指邺城中。 精兵十万豪情烈, 健马三千热血红。 堵弹眼,战顽凶。 粉身碎骨亦从容。 穷追残敌开新业, 直捣黄龙向大同。 访铜冶桥伏击战遗址 红旗漫卷太行东, 铜冶桥头起飓风。 巧引倭贼施妙计, 叹伏高岭运奇兵。 大刀闪闪残敌斩, 铁马萧萧穷寇崩。 千古丰碑昭日月, 江山永固赖豪雄。 作者简介:史东林,河南安阳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9-05 -
【视界晨报】高乔明 | 姐夫_副本姐夫 作者 / 高乔明 龙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近日,身在海口市南国威尼斯城的我常常梦见已经逝世六年多的姐夫刘忠豪,一幕幕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第一次见到姐夫,是1972年的冬天。当时,他从河南明港的8231部队回家探亲,借机到我家“上门”提亲。听父母讲,两家是老亲戚,俗称“卷卷亲”。 姐夫刘忠豪参军遗照 他约一米七的个子,着一身绿色军装,略显黝黑的国字型脸庞,在鲜红的帽徽、领章映衬下,显得庄重威武,且有些拘谨。礼物是给我们族亲三家,分别送了一包黄麻纸打成斧头状的蔗糖;另外,特地给我送了一支红色的钢笔。这支梦寐以求的钢笔,使我对姐夫一下子少了许多陌生感。当天,我如获至宝,反复把玩,不时蘸着白水在手心试着写字,舍不得启用;晚上,用手帕包好后,让母亲藏在枕头套子里。可是,第二天中午,当我放学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拟拿钢笔欣赏时,翻遍枕头也找不到。原来,姐夫还有一家亲戚要去,却没有准备礼物,母亲便临时将钢笔拿给姐夫“应急”了。我一听,急得大哭,关起房门不吃饭,硬是闹着要母亲去讨回那只钢笔。但这也是覆水难收的事情。姐夫见状,好像自己做错了事,一时手足无措,满脸窘得通红,有些语塞地说:“再勒(那)个,再勒个!”过了几天,他在归队前,不知从哪里弄的钱,买了一支同样的钢笔“还”给了我。回想那时我才9岁,真是少不更事。 姐夫为人像他的名字一样忠厚本分,能吃苦,有担当,肯上进。他于1968年4月应征入伍,由于学习训练刻苦,军事技能过硬,担任炮长,1971年3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左手在训练时负伤,于1973年2月退伍回乡,当时部队一次性给予伤残补贴45元。后来,手指经常发麻发痛,干活不得力,但他从来无怨无悔,总是以自己曾经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为此生最大的荣耀。 他与我姐是1973年“五·一”完婚的,第二年春喜得长子。当时,祖孙三代十几口蜗居在三间的老房里共同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后来,兄弟们分家,单起炉灶,小家庭的日子捉襟见肘。这时,还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心碎、不堪回首的惨事:不满一岁的次子因无人照看爬到粪窖里溺亡。姐夫和姐姐痛不欲生,遭受了人生最为惨烈的精神打击。1976年,姐夫被云梦棉纺厂招用为临时锅炉工,每月工资45元,除上交生产队20元买工分外,其余可贴补一下家用。锅炉工上班实行“三班倒”,工作环境脏乱差,且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许多工友因吃不消这般苦而不辞而别。但为了全家的生计,姐夫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涉河渡水步行往返30多华里上、下班,一干就是漫长的六个春秋。 1978年后,姐夫的女儿和小儿子相继出生,家庭的负担日益沉重。为了闯条生路,姐夫与我哥一起,在县城南郊的街道开过小餐馆,不久因客源少、赊账多而关门,东挪西凑来的千把元本钱,最终变成一堆破锅烂盆。继而,他年近半百又加入建筑大军,背井离乡闯东北,顶风冒雪干了几年小工,终是赚不到什么钱。这些年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古人云:“一个女婿半个儿。”在左邻右舍看来,姐夫却是“个半儿”。我们两家同处一村,分属三队与五队,房屋相距仅百步之遥。我的父亲是个“药罐子”,长年病魔缠身。1977年冬,我哥参军,一去八年多。我年少尚不得力,1984年秋也离家求学去了。于是,姐夫成了我家的“顶梁柱”,除了每月定时从城关中心粮店买运回全家的供应粮之外,日常担吃水、挑水粪、出猪栏粪和耕种自留地等苦脏累活,几乎统统由姐夫包揽下来,但从来没有听到他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姐夫(左)、姐姐(右)和两个孩子合影 在我的记忆里,姐夫对于我像亲哥哥一样实心。记得我考取师范,即将前往学校报到,却没有行李箱,无奈之下,打算用两条蛇皮化肥袋子凑合一下。姐夫见状,觉得这样太寒碜,怕我被同学们瞧不起,便不声不响弄来一口淡蓝色的漆木箱。这口木箱大小适中,做工精致,结实耐用。后来才听说,是姐夫找熟人花了10余元钱买来的。次日早晨,侄儿新文帮我挑着木箱,送我告别父母和家乡,踏上了人生崭新的旅途。这口装满爱和希望的普通木箱,伴随了我好多年,每当看到它,就像看到姐夫那亲切的面容。 姐夫是个大孝子,也是个大孝婿。他嘴拙,从来不讲“热”人的话,更不会“哄”人。对我的父母,因是“老亲戚”,从小叫惯了“四叔”、“婶妈”的缘故,一直没有改口随我们喊一声“幺爷”和“妈”。但是,他用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孝心。几十年里,我的父亲每次重病,他总是日夜守在跟前,伺候汤药,端屎倒尿,无微不至,任劳任怨,令我这个做儿子的自愧不如。 记得父亲晚年,曾特地跟我讲过一件事:前几日,父亲便秘10多天,吃了各种泻药也拉不出来,肚子鼓胀得厉害,痛苦不堪,被送到城关医院治疗,大夫及时灌肠,仍不见效。无奈之下,姐夫便让父亲趴在床上张开双腿,撅起屁股,他猫腰半跪在床,双眼凑近屁股,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扒开肛门,足足花了小半天功夫,才用棉签将一截坚硬如石的大便,一点一点地掏了出来,令在场的大夫和护士深受感动。父亲满面幸福地叮嘱我道:“你这个姐夫虽说拙口笨腮,却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你们日后千万不能马虎他哈!”不久,我见到姐夫向他道了声辛苦,哪知他却急忙扬手打断我的话,显得有些生气地跟我急起来:“哎呦,尽说些傻话,勒个——勒个——是我应该勒个的!” 过了一年多,父亲去世了。父亲的话,竟成了他惟一的遗嘱,常常在我耳畔回响。然而,造化弄人,一向看起来身体硬朗的姐夫,也患了不治之症——肺癌! 姐夫(右)和姐姐(左)生前留影 面对绝症,姐夫积极配合治疗,显得坚强而又淡定。最让我心碎的一幕是,2017年深秋,我的侄媳望秀去世,姐夫不听劝阻,强拖着病体,坚持回老家送望秀最后一程。在下葬现场,我看到姐夫形容枯槁,黯淡无神的双眼含着泪水,既饱含着对亲人去世的悲哀,也充满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我紧紧地依偎在他的身旁,不知道说些什么为好,耳边想起《葬花吟》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催人泪下的诗句。那一刻,我俩其实心里都明白,这是病人临死送故人,真的好残忍!大约过了两个月,姐夫也走了,享年67岁。我不禁疑问,难道真的是好人命不长吗?此生,我又怎么遵父亲所嘱——“不马虎”我这“拙口笨腮”的姐夫呢?每念及此,我就心痛不已,惟有用绵绵不绝的思念来报答姐夫。 姐夫和我姐姐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45个春秋。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年过古稀的姐姐,身体仍然康健。他们的三个子女皆忠厚本分,工作踏实,各自的小家庭和和美美,日子过得平静而巴适。孙辈四个已有两人学有所成,参加了工作。 古人云:“忠厚传家久”,看来,此言的确不虚。我想,如果姐夫九泉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 作 者 简 介 高乔明,男,汉族,笔名下里蒿人,1963年5月出生,湖北省云梦县清明河乡人,中共党员,正县级干部。历任民办教师,县直机关股(科)长,乡镇党政主职,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省直机关副处长(挂职),市直(地级)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职。现为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业余时有诗歌、散文见诸报刊和网络。2022年10月,由中国人文出版社出版诗、文选集《飞鸿雪泥》。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9-05 -
【郦道元文学院】作家:陈宝璐|春风十里,美好常在(散文)_副本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读着韩愈《早春》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软软嫩嫩的,如婴儿一样的春天。最是一年春归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读着韩愈的《早春》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婆娑起舞,婀娜多姿,泛着嫩黄柳丝的春天。 逢时遇景,拾翠寻芳。宁静让时光温良,岁月萦香。春之陌上,待荼蘼开至,涂一笺春草葳蕤于心。 初春,风柔,雨润,花香,树翠,鸟唱,水欢……寓情于景,所有的生命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处处都洋溢着清新的气息,时光的恩赐呈现出足够的温婉和柔软,让每个人都入心,入眼,入情而愉悦感慨。 我徜徉在光阴的阡陌上,在岁月的风铃上,聆听春的絮语。拾一份恬淡,嗅一股馨香,让那缠绵的情思,柔柔的牵挂,在和煦中飘摇。 丝丝细雨,润泽大地,草木萌发,燕子呢喃,山青水秀,在季节的眼眸中,看春天的画卷,漫漫铺溢;看花草树木在阳光的沐浴下,肆意的绽放展颜,心中便播种了一份希望,丰盈了钟情的向往。 春水漾漾,烟雨蒙蒙,微风缱绻。吮一口甜丝丝的煦风,感河豚欲上的力量,心中便有了一份憧憬,一份安然。 随着春的脚步渐行渐暖,那些我们钟爱与期盼已久的美丽景致和令人陶醉的风情,如同尘埃上的骑士,一股脑儿地扑面而来,与我们热烈相拥。 百丽园河畔,柳树披上了新装,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她们伸出嫩绿的枝条,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湿地公园潺潺的流水声,如同一首优美的交响曲,令人陶醉。 泽州公园的樱花树绽放出粉嫩的花蕾,如同春天的信使,传递着冰封消融的信息。草地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追逐着春天的脚步,感受着生命的活力。 龙马湖公园,湖面上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秘密。几只野鸭悠然游弋,与水中的鱼儿嬉戏。不远处的白马寺山峦,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中的景致。茂密的山林间,不时传出阵阵鸟鸣,那些歌声,或高或低,清脆婉转,宛如一曲曲天籁之音,闭目聆听,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到了春天的脉搏。 抬头仰望,天空是一幅蓝天的画卷,云朵如棉花糖般轻盈,随风起舞。阳光明媚,温暖如母亲的怀抱。阳光洒在每一寸土地上,照亮了世界,也浸润了人们心灵。 眼下的家乡晋城,春风拂面,春水盈盈,天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轻雾中。虽然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她俏丽的模样,但我也能从她初绽的轮廓里,想象出她妩媚多姿的身影和万种风情醉人的娇容。待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日子,那才是春天最美的样子。 其实,世间的风景不在眼下,而是在心里。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景,眼下便处处是风景;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暖,爱就会闪现在眸中,倾泻于笔下。 扯一抹春风做幕,蘸一笔春水为墨,把浅淡的心事揉碎,用五彩的花瓣把春天喧染。早春,让我手挽一缕春风,身披十里霞光,以风化雨,以雨为诗,一支笔,一方墨,尽描人间春色,引领你走进如诗如画的春天…… 岁月的风悄悄从指尖拂过,生活的长河缓缓从心田流淌,生活的风总会吹皱一池春水,生活的雨,总会润泽一方心田,所有的过往,都是生活的馈赠。 煮一壶春色,韵抹梦的色彩。用一颗平常心从容面对生活的“春和景明”,坦然接受岁月的“霪雨霏霏”,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屏蔽所有的惆怅,开启满怀的绚烂,用灿烂的笑容和阳光的心情迎接霞光满天。 人生的真谛不过是一份感悟,一份懂得,一份昂扬,一抹留白。人生的航船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飞流直下,也有险滩暗礁,从感叹多歧路,到仰天长啸,坚信长风终能破浪,帆直挂定能济沧海。 人生路上,总有季节里的明媚,与光阴的故事,和人间的真情,以及那一颗初心一起,写成春样的诗意,酿成花样的心事,轻吟浅唱,诉说美好。让岁月生香,生命生暖,日子温馨,情怀芬芳,使人生尽情绽放心境的美好。姿意表露心性的灿烂,尽力渲染心念的诗意,无限憧憬心梦的远方,像花朵一样成为最好的风景和最美的自己。 我总是喜欢春雨朦胧的诗意,春色姹紫嫣红的娇艳,细雨润物,花红柳绿的芳菲,情意风月的迷离,采撷明媚的春色,轻盈地在春的枝头盛放。 我爱这意趣盎然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沐浴一场纷纷扬扬的杏花雨,去赶赴一场盛大的桃花宴。我要用春风煮雨,把片片相思熬成缕缕春色,当茶,温一壶诗意,下酒,在这润湿舒爽的初春,迎着柔软的风,和着季节的韵,慢慢啜饮。把那些未曾表述的心事,赋予笔下的一汪春色里,赋予纷纷扬扬的春雨里。 煮一壶春色,剪一朵闲云,愿我们都能在明媚的春光里,在花香的春风里,播一份希望,收丰盈美好的人生! 作者简介: 陈宝璐,散文悦读专栏作者。笔名亮剑,大学学历,山西晋城人,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郦道元文学院签约作家,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第五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全国及文学微刊发表。八次获得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金奖。2024-09-05 -
陈宝璐|春光明媚,万千欢喜,愿你不负春光,不负自己!_副本在这春暖花开,春意阑珊的日子里,我喜欢让自己随风随暖阳,走进这一季的安暖。 浅浅的绿意,淡淡的花香,青山碧水,杨柳绿,桃花红,一片盎然的景象。春风如笔,细细勾勒,慢慢描摹,时至仲春,泼墨挥毫,极尽渲染,使人心情愉悦,感知满园春色的温馨,生活的美好。 轻倚,季节的转角,看一抹新绿葱茏了相遇的初衷。一袭春华,晕染了相伴的淡暖,才知,生命里,总有一些时光,让人心生希冀,旅途中,总有一些风景,让人万分眷恋。 站在岁月的枝头,看那云轻花也香,一切美好恰逢其时,更多心仪可遇可待。 眼下,春暖,风柔,雨润,花香,树翠,鸟唱,水欢……寓情于景,所有的生命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每一个角落都漾溢着清新的气息和味道,一切时光的恩赐都是呈现出足够的温婉和柔软,使每一个过客都入心,入眼,入情,而愉悦感慨。 那春山春水,春花春草,春光春色,春诗春画,春情春心,春韵春梦,整个意趣意境交织成了春天的绚丽多姿,酝酿出人间淡淡暗香浮动的氛围;那春语春声,春吟春诵,春耕春种,春运春忙,春游春聚,浅吟低唱的韵律从每一条缝隙里钻出来,争宠夺魁,每一个音符都是一首深情的抒情诗,每一段旋律都是一曲动人的信天游,给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与温柔的时光同行,将春光印在眉梢,春色穿在身上,春景含在眼里,春花开在脸上,春情怀在心间,春韵握在手中,花香装入行囊,便是一路明媚曼妙的风景,一怀柔软温润的温情,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中,春天常在,生活一路花香,色彩斑斓。其实,生活就如交替的四季,有冷有暖,有阴有晴。 人生之路,曲直交锋,如浮萍飘缈,似流水落花,在风风雨雨中一路喜乐哀歌,走不出流淌泪水的岁月长河,也留不住每一次幸福的匆匆路过。 人生路上,总有季节的明媚,和人间的真情,以及那一颗初心一起,写成岁月的诗意,酿成花样的心事,轻吟浅唱。 让岁月生香,生命生暖,日子温馨,情怀芬芳。使人生尽情绽放心境的美好,恣意表露心性的灿烂,竭力渲染心念的诗意,无限憧憬心梦的远方,像一朵花一样成为最好的风景和最美的自己。 或许,我们一路跋涉,风雨兼程,为的是不负今生缘分的馈赠和心灵的呼唤,不负生命的使命和职责,赶赴这一场艳遇,悦纳这一站抵达,享受这一份美好,陶醉这一道风景,找回这一颗童心。无疑,这就是生命中最好的风景,最好的遇见,最好的时光。 蹉跎岁月,赠予我们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多味生活,赠予我们浓到的苦辣与酸甜。平凡的生活中,月缺是画,月圆是诗,花开是景,花落是歌,每一种拥有都是幸福,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岁月匆匆,转眼己是半生有余,回眸过往,总是渴望一份喧嚣,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努力,才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份磨砺,才让自己的生活在风雨中度过。 红尘中的浮沉,才渐渐明白,人的一生必须懂得珍惜眼前人,学会在喧嚣中守一份宁静,在宁静中懂得治愈;在花开的季节,寻一份明媚,让花开声香伴随前行,这才是最渴望的人生。 都说,岁月如梭,怎堪我们蹉跎?花开的季节,静好的时光,许我用唯美的文字 ,矜持的素笔,书一笔静水流深,让心向阳光,于春暖花开中,将那些明媚的记忆,盈满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成为与春最和谐,最般配的风景。 婉转的往事,还在风里歌唱,若有若无的思念,在一抹抹盛开的春花里晕开淡淡的香,我费尽千山万水,辗转百折千回,不是为了记住沿途风景,而是因为心中拥有的那份执念,无悔,也无憾!花开的季节,找寻一份安然,寻觅一份明媚,把收藏在岁月里的细碎,过滤成简静如初,随季节的游走,且听春风的低吟浅唱,随春夭的脚步,且行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快乐是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追求,心中有暖,才能赏悦人间满园春色,才能感知人生馨香韵味,迎着明媚的春阳,拂着春风,润着春雨,前行。 愿我们在花开的季节里,与鲜花盛开,春意渐浓的时光相拥相随。愿你我的人生故事,能让美好的春风带来百花之香。愿每一段岁月都记着善意,写满温良;愿这余下生活中的最年轻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作者简介:陈宝璐,笔名亮剑,大学学历,山西晋城人,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郦道元文学院签约作家,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散文悦读专栏作者,第五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全国及文学微刊发表。八次获得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金奖。 本文来源:散文悦读2024-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