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房国东媒体采访风采
更新时间:2021-05-13 关注:90
《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房国东媒体采访风采
——答电台编辑巨炎老师采访稿
一、 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心田留与子孙耕》的?背后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我写这部家训,大体有三方面原因:
1、从国家层面考虑,我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十分认可,但是,一度的世风日下,媒体滥象,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迷失,公众道德的滑坡!让我焦虑。特别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这本书最后一章提到这样的话:当有一天,遥远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
国人无论谁看了这句话能不警醒、焦虑吗?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度曾经破坏或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年动乱’一结束,改革开放了,‘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一度流行。是否可以说,约有两代人是在‘被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结果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精神内核被销蚀,使这种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导致国人价值观混乱,道德颓败,甚至世风日下。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优秀文化的复兴!丢掉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丢掉中华民族的根啊!
拯世救俗,与不良社会风气抗争,是人民的期待!我是党员,感到应该为民族的未来发一点声音,为捍卫道德高地尽一己之力!于是,从内心有一种要呐喊一声的潜意识。
特别是看到社会上个别年轻人的极端劣行,我深感痛心!有一些极端案例,大学生杀同寝室校友、自杀跳楼,孩子打骂爹妈,甚至杀自己的母亲,也有青年人骑在烈士塑像头上拍照的,凡此等等,你不痛心吗?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这是教育的失误!是社会不良风气熏染的结果啊!千千万万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教养,却又苦于教子无方。谁来解这个难题?尽管我没这个能力,但我有这个冲动!我想了,起码我要先让我的孙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给他留下我的经验和教训,让他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不是比留金钱更有意义嘛!这是我一定要给孙子留下‘私房话’的初始原因。
2、从对孙子的感情层面,我希望孙子做个好人。为人父母或爷爷奶奶,哪有不爱孩子的呢?可是,怎么爱?是全社会都面临的大课题。如今的(有些)孩子怎么了?——聪明,却缺少智慧;有热情,却缺失责任;好憧憬,却缺乏理想;早熟,却表现幼稚;承沐着爱的奢侈,却又对爱的施舍表现吝啬;享受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却又不懂感恩。孩子本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染成什么颜色,其实主要责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仅仅给孩子留下金钱、豪宅、名车就够了吗?明朝朱之渝在《杂著·教子》篇中说:“ 先贤有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今人但思积金以遗子孙,所见亦浅矣。”
我读了这句话颇有感触。我没有钱留给自己的孙子,但是,我可以把我60年的人生感悟留给孙子,或许对他的成长有借鉴价值。为了关心孙子的成长,我读了一些古人的家训,可是由于年代、背景、语言风格的差异,我这个爱好古文的人读起来都很费劲,不要说孩子们了。古人家训虽多,但推广起来很难。我感到,应当用最通俗、最直白、最亲近的语言写一部现代版的家训,让孩子爱看,能看懂,能相信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才决定写一部最通俗的家训。
3、从我个人层面考虑,我觉得也有必要留下点东西。我退休后,回首人生,有许多新感悟,感到每个人可能都是‘活明白了’,又什么都晚了。辈辈‘悔之晚矣’,周而复始,好像是人类面临的一种‘怪圈’。我觉得这种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有普遍借鉴意义,有普世价值,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有必要写下来。
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听了感到非常振奋!这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治本之策啊!我给孙子写‘家训’,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也叫尽一点社会责任吧!
许多读者认为我的‘家训’是对习主席号召最具体的响应!——我特喜欢这个评价!
二、 为什么一口气18天完成创作?创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怎么能做到思如泉
涌?
为什么18天完成?就是因为有一种紧迫感。2009年春节,我看到我的一位同事40多岁就脑血栓,走路说话都困难了,我很受刺激——我想,我60岁了,我的孙子才两岁,等他长大我有一肚子话要跟他说,可是,将来上帝会给我这个机会吗?如果哪天我就说不出话,我岂不万分遗憾!我有了从没有过的紧迫感。于是,决定写“遗嘱”,并且立即行动。过了正月十五,孩子们都工作去了,我就开始写家训,好像小孙子就在身旁听我讲,满肚子的话喷涌而出。而且,越写越有紧迫感,怕说了半截话,自己就没机会说怎么办!于是,上午一篇,下午一篇,就这样连续半个多月,写了这部家训。正如朋友评价我是“万千希望无限爱,殚精沥血馈后人”,没有深深的爱,我是写不出来的。当然,也是与我多年爱好文学写作分不开的。我从当生产队社员的时候,就喜欢看书,看到好句子就要记下来,一边铲地,一边在心里默诵、揣摩,想不到慢慢熟化于心。当要给孙子写‘遗嘱’的时候,往日的这些积累一下子激活了!一肚子的话,恨不得倾囊倒出,想停都停不下来呀!
创作中遇到哪些困难?可以说基本没有,自己也没有刻意要写成一本书,没有布局谋篇方面的压力,就是怎么想这么说。也谈不上什么思如泉涌,就是结合自己60多年的经验教训,觉得该告诉孙子什么就写什么。只是凭以往的记忆,觉得古人哪个观点正好可以拿来做佐证时,一时怕记不准,翻翻书籍求证一下。
三、 为什么会写成现在这样?有哪些特点?
我当时18天写完,就作为“遗嘱”收起来了,准备孙子长大后给他看。也没想到要出一部书的事。毕竟是给自己孙子一个人看的‘私房话’,而且都是真话,是不是适合发表,我拿不准。是我妹妹偶然发现我写给孙子的‘遗嘱’,她说太有普世意义了,鼓励我一定要印出来,给亲友们的孩子看。于是我自费印了1000册,仅在亲友之间传播。后来,因为索书的人越来越多,又自费印了第二个1000册,满足全国各地的索要。
这些读者的反馈让我兴奋,但也让我感到一种压力,觉得不能这么轻率面世。一定要打造一部能经受读者和时间检验的精品,才不辜负时代的使命,无愧读者的厚爱。不能做到最好,也要力求更好!于是,又印第三个1000册,广泛征求意见。
让我很感动的是,许多朋友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如江苏无锡的严琪坤先生,我的每个版本他都认真读过,一次信里给我提出20多条意见,包括哪里错了一个标点都细心指出来,我非常感激。如龙江县作家协会主席陈雪梅,提出修改意见,包括目录排序都提出建议。邮电局退休的老书记王惠英同志,已近耄耋之年,看了我的书,竟然针对书中三十六篇文章,对应着写了三十六首诗,还打印出来订成小册子送给我,表示肯定和褒扬。龙江县委宣传部退休的老部长赵铁胜先生,七十八岁高龄了,看到我的书,四处奔走,在朋友圈里积极推荐,曾在社区、学校、医院、作家朋友圈,为我举办过三次《心田留与子孙耕》一书的专题读书、研讨会。包括家乡的报社、电台、电视台,也多次采访、报道过我,给我很多鼓励。
使我深深感觉到,这些都是对我的信任、关心和支持!这已经不是我个人在努力锤炼一本书,而是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寄托着全社会的关爱和期待!我必须打造一部能经受读者和时间检验的精品,才不辜负时代的使命,无愧读者的厚爱。
于是,我虚心又有主见地汲取大家意见,又用六年时间,惮精沥血,反复精雕细琢。于2015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可以说,我的书饱含了诸多读者的心血和智慧,我愿意借助这个机会向他们表达我的敬意和谢忱!”
2015年和2016年我曾经走过二十几个城市,就是想趁自己还能走动,专程登门向这些曾经给我帮助的朋友说一声:谢谢!
去年5月7日,在北京以‘弘扬家庭文化 传承民族血脉’为主题的《心田留与子孙耕》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心田留与子孙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精粹,是一部砥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优秀教育读物。
去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会等部门组织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心田留与子孙耕》被评为中国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金奖!
至于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可以先看看读者的评价。
中国教育学会家教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大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刚
教授认为——
这是“一部极具教育价值的当代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
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乏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这部书得以面世,无疑对丰富家文化宝库,对推动家庭教育,有积极意义。
·江苏无锡退休干部严琪坤说——
在这部著作中,先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古今中外至理名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并融入了现代科学创新理念,从怎样把握青春、怎样交友,如何塑造人格、如何提高素养,以及与人合作、崇尚节俭、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以三十六个篇章对儿孙提出了一系列人生处世的建议,实在是一部难得的家庭子女教育的好教材,对于引导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其价值堪比华氏的《十劝书》。这部家书,值得有关部门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教材组织发行。
·河南的一位编辑罗文说——
先生把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感悟写下来,成为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是一部现代人生宝典,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我个人认为,作者本身的文学鉴赏力决定着自己作品的品位。我自己爱好读书和写作五十多年,特别是在文化馆的八年里,曾恶补过文艺戏剧理论,主抓业务,审稿编刊,审定文艺节目等,得到一些锻炼,自信还是有一定文学鉴赏力的。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后,站在‘读者’的角度,无数次做过审视、推敲。
我敢说,我的书起码有四点可以肯定:
一是真情,爷孙大爱、至深感情力透纸背;
二是真话,言由衷发,观点真实,没有套话空话;
三是真实,爷爷嘱孙,现身说法,亲切可信;
四是真切,条分缕析说理比较透彻。
我自信,我给孙孙留下的“家训”,每个字都浸入我的真情,每个观点都是我对人生最真切的感悟,句句是我血管里汩汩流出的血······
2017年末,他的家乡齐齐哈尔市在第三届文艺奖评中,授予他“文艺突出贡献奖”。而且,齐齐哈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通过文件形式,以“学生家长共读一本书”为主题,向全市推荐,希望这部书能走进千家万户······。
写这本家训,算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吧!五十多年前我从当生产队社员的时候,就喜欢看书,看到好句子就要记下来,一边铲地,一边在心里默诵、揣摩,慢慢熟化于心。读书的习惯伴随我至今。当要给孙子留‘遗嘱’的时候,往日的这些积累一下子激活了!一肚子的话,恨不得倾囊倒出!——如今,如果拙作能造福后世,也算聊慰此生啦!
四、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社会影响?
在我自费印了第一版后,一个在某市实验中学读书的孩子得到一本,竟然在全班争相传抄,有一个孩子把书借回家,想让妈妈把全书复印下来。有一位离异后的农村妇女,说如果她能早看到这本书,或许不会离婚,竟找到前夫要了一万元钱,让她的老师转给作者,希望多印一些惠及更多的人。齐齐哈尔中医院著名骨科专家谭红军看到这本书,竟给全科同志每人送一本,期望有助提升他们的品格,并且让每个同志都写了读后感。
正式出版后,黑龙江移动公司一次从出版社邮购360本,给青年团员看。林甸县教师进修校一次要了200本,塔河中小学要了300本,阜新银行要200本······,还有鄂尔多斯、东莞、深圳、杭州、山海关等地,也都批量索要这部书,或作为礼物赠送朋友,或作为职工培训读本用。
·原宣传部长赵铁胜先生在《鹤城晚报》撰文——
房国东同志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写出最痛彻的人生体验——《心田留与子孙耕》,用这部丰厚的精神财富养育连绵的子孙,实在是难能可贵。它是部闪烁着核心价值观光芒的新作,是关心下一代最现实的一部教科书。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率真自然,字句如珠,文字像游鱼一样自由游弋,使人读起来如沐春风、似饮甘泉一样酣畅。
读者这样评价,社会有这样的反响!可能有这样的原因吧:
1、顺应了时代的呼唤。
《心田留与子孙耕》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呼唤!
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我写的正是家庭教育的内容。
习主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他在北大师生纪念‘12.9’学生抗日爱国运动79周年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习主席重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治本之策,我在《心田留与子孙耕》里,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百姓,细化到家庭,可算是对习主席号召最具体的响应吧!”
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心田留与子孙耕》无疑就是一部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细节、可以涵育人心的作品!是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关心下一代、注重家风建设,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抓手”。
2、迎合了家庭教育的需求,也是提示个人修养的人生教科书。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教育父母,提示家长的素质。而我这部家训,是既适合孩子看,也适合家长看,许多家长都跟孩子一起看,认为非常受益。
·《父母课堂》的编辑在给作者的信中说——
这些隽永如流水一般的文字,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昭示着人生智慧,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受益匪浅。我相信它会像灯塔一样为许多年轻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3、自认为有一定文学价值,有普世意义。
·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同志在《心田留与子孙耕》作品研讨会上说——
严格说,这既是一部大散文,也是一个大传记,是一个人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充满钙质和维生素的一种能养人的书,能育人的书,这是一部人生教科书!
·老一辈摄影家、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杨宝坤先生在写给作者的信里说——
望教育、出版界能重视起先生这部书,愿先生的书早日走进千家万户,则我们的家庭、国家、甚至世界,和谐万事兴的美梦一定能实现。
至于文采,行文中我力求文思若平原牧马,散而有束;笔势效高山泻瀑,畅而能达;语言求真水无香,俗而见真。我对古训“文章极处无奇巧”感悟深刻。
五、 今后写作计划?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准备再编一本自己的文集,对自己几十年文学梦,做个小结。
-
上一篇:新时代杰出文学艺术家——石英
-
·张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业家2024-12-16
-
·民建会员胜桂红:殷商文化的传承者与奉献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绿色新篇章:华越酵素种植大使李秀芳夫妇的领航之旅2024-12-16
-
·王国明律师:法律征途上的无畏行者2024-12-16
-
·牛海波|道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2024-12-16
-
·党员先锋翟进德:责任担当 砥砺前行2024-12-16
-
·情系民生的担当楷模——记全国第十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 张国民2024-12-16
-
·安阳李建学:把孝心变成孝行的人2024-12-16
-
·河南安阳退役军人李文龙:擦亮军人底色 心有情怀勇担当2024-12-16
-
·当代散文大家石英:能文能武真英雄 | 吴人民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