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碳氢核肥冬枣基地迎丰收:增产三成零农残,绿色种植结出“放心果”
更新时间:2025-09-30 关注:1270
金秋九月,河北黄骅玉夫人冬枣园里一派丰收盛景。红彤彤的冬枣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实采摘、分拣、装箱,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今年,这片采用碳氢核肥技术种植的冬枣园交出亮眼成绩单——同比增产三分之一,经专业检测达到零农残标准,且各项指标符合欧盟有机农产品准入要求,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从“忧农残”到“零农残”,果农十年探索终圆梦
“种出不用洗就能吃的冬枣,是我琢磨了十几年的心愿。”园主刘新枝捧着刚摘下的冬枣,指尖轻轻摩挲着光洁的果皮,语气里满是欣慰。此前,为应对病虫害、保障产量,冬枣种植过程中难免使用一点农药,不仅影响果实口感,残留问题更让她心里“不踏实”。
转机出现在2025年初。得知碳氢核肥这一生态型肥料——以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为核心,能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改良土壤实现增产减残后,刘新枝立刻联系厂家,先后三次上门考察技术原理、查看实验田效果,最终下定决心将自家果园改造成碳氢核肥实验田。“咱农民种地不能瞎尝试,但要是能解决农残问题,再麻烦也值得。”
碳氢核肥显威力:提质增产还护土
如今走进果园,肉眼可见的变化处处彰显着碳氢核肥的技术优势。摘下一颗冬枣,薄皮轻轻一咬便脆裂开来,厚实的果肉中,果核细小如米粒,入口先是清甜,而后蜜香在舌尖散开,脆嫩口感远超普通冬枣。经检测,这批冬枣糖度达18.5%,较往年显著提升。
“这技术不只是让果子好吃,还把地养好了。”刘新枝拨开枝叶,指着挂满果实的枝条介绍,“以前一根枝桠最多挂七八颗枣,还得疏果,今年一根枝能挂十几颗,颗颗匀称饱满,没一个次果。”更让她惊喜的是土壤的变化:过去板结严重、浇水难渗透的土地,如今变得疏松多孔,手指一捻便能搓成细土。
据了解,碳氢核肥通过“以叶促根”机制,先激活叶片光合作用,再将养分反向输送至根系,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养分吸收能力;同时能减少土壤中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缓解土壤板结、酸化问题。此外,健康的根系与叶片还能抑制害虫繁殖,增强果树抗病虫害能力,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需求,实现“增产、提质、减害、环保”多重目标。
绿色成果引效仿,现代农业有了新方向
眼下,刘新枝的冬枣园不仅迎来丰收,更吸引了周边十几户农户前来参观学习,不少人已决定明年引进碳氢核肥技术。“收购商来园里尝了枣,说口感比去年好太多,愿意多给两毛钱一斤,这就是最好的认可。”刘新枝笑着说,这些带着“黄骅印记”的绿色冬枣,即将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从“靠农药保收”到“靠技术提质”,黄骅碳氢核肥冬枣园的实践证明,绿色种植既能守护土壤生态,又能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更能为消费者提供“放心果”。如今,这片丰收的果园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的“样板田”,为更多地区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记者靳新国李月)
-
·河南省人民医院名医名家送健康义诊活动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开启2024-11-27
-
·黄骅碳氢核肥冬枣基地迎丰收:增产三成零农残,绿色种植结出“放心果”2025-09-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世界避孕日”宣传活动2025-09-28
-
·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殷都区人民医院阿尔茨海默病主题宣传活动温暖落幕2025-09-28
-
·殷都区人民医院多科室协作成功化解颅内“不定时炸弹”2025-09-18
-
·殷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多技术并行,破“堵”通“脉”守护脑健康2025-09-16
-
·殷都区人民医院举行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联合培养学校开学第一课2025-09-16
-
·北京双领域权威专家莅临殷都区人民医院义诊,百姓家门口享“健康盛宴”2025-09-16
-
·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组团式巡诊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举行2025-09-10
-
·殷都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开展护士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读书会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