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十——助力疫情防控 彰显社会责任1月14日,民建安阳市委信息宣传委员会主任、中共安阳市委法律援助服务团秘书长、北关区政协常委、文教卫副主任林膑向北关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捐赠200个N95口罩,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彰显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你们表示感谢,目前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职工都严重缺乏防控物资,这批口罩送得太及时了,我们将第一时间发放下去。”解放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学刚感激地说道。 疫情当前,口罩成了紧缺的必需品。得知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一线干部职工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不分昼夜在各个服务点坚守,北关区政协常委、民建安阳市委信息宣传委员会主任、中共安阳市委法律援助服务团秘书长林膑几经辗转,多方发动人脉寻找货源,将200个N95口罩送到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小小的防护口罩不仅彰显了企业的拳拳爱心,更是众志成城、全民携手共筑成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坚实屏障。(林茂森)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九——爱心企业捐赠物资 助力疫情防控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人士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14日,爱心企业安阳若飞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宾给彰北办事处捐赠1000只口罩用于彰北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达对奋斗在一线的广大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崇敬之情。 捐赠现场,彰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海金对爱心企业积极支持疫情防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衷心感谢。爱心企业若飞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宾表示,只要一线疫情防疫人员今后有需求,该企业还继续实施爱心捐赠。(侯钦威)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八——政协委员献爱心 担当作为抗疫情同舟共济,共战疫情。1月14日,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保智为安阳市北关区洹北街道办事处捐赠20桶酒精、30桶免洗手消毒凝胶和4000只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中共北关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小兵,北关区政协副主席、应急管理局局长郭永莉,洹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楚国伟等参加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洹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楚国伟带领工作人员现场接收了捐赠的防疫物资并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中共北关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小兵表示,疫情当前,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不仅彰显着真挚爱心,更体现了新时代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优秀企业家忧心忧国的家国情怀。(史超君 王志涛 管伟艳)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六——常保智向区应急管理局捐赠物资“谢谢你们的爱心捐赠,这批防疫物资我们会用到最需求的地方和人员上去,为防控疫情发挥最强大的作用”,接过爱心物资,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副主席、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郭永莉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对爱心企业表示感谢。一只只防护口罩不仅彰显着企业的拳拳爱心,更是众志成城、全民携手共抗疫情的动人之举。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1月11日,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安阳森昊服饰公司的总经理常保智向北关区应急管理局捐赠20桶酒精和2000个口罩,助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安阳森昊服饰公司的总经理常保智表示:“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在第一时间肯定要把防疫物资用到最急需它的地方。我们相信这一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共同战胜疫情。”(林膑 王涛 管伟艳)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五——森昊公司捐赠防疫物资助力抗疫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安阳市上下已进入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1月11日,常保智向北关区红旗路街道办事处捐赠20桶酒精、30瓶免洗手凝胶和2000个口罩,支持安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据悉,常保智先生是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安阳森昊服饰公司的总经理,安阳这次疫情发生后,常保智做为一名政协委员和企业家,第一时间向红旗路街道办事处捐赠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林膑 王涛 管伟艳)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四——暖心!安阳森昊公司捐物在行动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1月11日,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安阳森昊服饰公司总经理常保智向北关区民航路街道办事处捐赠40桶酒精,30瓶免洗手凝胶和3000个口罩,用于支援街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民航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田志国对爱心人士雪中送炭的善举表示感谢。对所有捐赠物资,将由办事处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第一时间分发给防控一线的值守人员,最大限度发挥应急物资的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三——北关区政协委员常保智助力抗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1月11日,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北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安阳森昊服饰公司总经理常保智不惧危险、勇于担当、尽己所能,迅速行动,紧急购买20桶酒精和3000个口罩捐赠给北关区政协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用于疫情防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常保智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关键时刻更要展现新时代的担当,要为这次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北关区政协主席刘岳民对政协委员的大爱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相信在社会各方的共同下一定会尽快的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2024-09-25
-
同心战疫 携手同行系列报道之二——安阳森昊服饰公司助力抗疫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11日,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安阳森昊服饰公司总经理常保智和上海宝龙时装有限公司主动担起社会责任,向安阳市北关区慈善总会捐款三万元,常保智用善行担起守望相助的社会责任,以义举彰显同舟共济的大爱精神,助力一线抗击疫情,不仅体现了政协委员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更彰显了企业家慷慨解囊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北关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此次收到的爱心善款用于采购抗击疫情急需的医护器械及药物,确保全部用在疫情防控一线,让每一份爱心都得到充分体现。常保智表示,现在是特殊时期,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赠能够为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增添一道保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北关区政协副主席李忠义参加此次捐赠活动,他指出,自疫情发生以来,北关区政协全力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履职尽责,突出双向发力,切实凝聚疫情防控各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以品牌童装加工为主,是全国唯一一家享有国际服装免检生产的企业,该企业为国际多个知名品牌做代工,目前,迪士尼安阳加工基地生产的服饰,以远销中外诸多国家。(林膑 王涛 管伟艳)2024-09-25
-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举行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创造新的审美范畴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现场 人民艺宣网北京12月25日讯:沐浴“双代”盛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春风,又逢新年即将到来、万象开新之际,艺术评论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吕国英原创艺术新论——《“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文化艺术界不同领域与不同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相聚一堂,就该论基本立论、学术特质、前瞻意义,并结合当下文艺领域面临挑战与艺术创作实践等敞开思想、纵横见地。 与会专家、艺术家认为,这部原创艺术新论,拜谒艺术初心、眺瞻艺术未来,于直面现实文艺纷繁诸象中,探研文艺事业的演进发展、艺术哲学的时代精神与高维审美境界的致远建构,提出诸多新观点、新命题,具有原创性、体系性与前瞻性。这部专著最大贡献在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开拓新的美学认知,创造新的审美范畴,是一部高屋建瓴的艺术理论专著,是一项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对认知文艺演进诸象、建构艺术创作新理念、新思想,进而实践艺术创新,颇具正能量与积极意义。 记者注意到,研讨发言中,大家对该论著基本立论的建构尤其关注。该论的核心概念是“灵象”“气墨”“气墨灵象”,其灵魂是“气墨灵象”。该论著通过八篇系统文论提出八个艺术新命题:“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高学大德”方入至美审美,“润灵乐境”推挽文艺高峰,“精神实现”皈依超验境界,美是“气墨灵象”。大家谈到,原创独辟、体系建构、前瞻高远,是该论的突出特质与学术品格;融抽象于具象、寓未来于历史、蕴超验于经验、示隐遮于显现,彰显该论的审美理想与逻辑境界。作为艺术新论,不仅倚重传统的继承性、立论的原创性、体系的闭合性,同样倚重经典的集成性、理念的开放性、中西的融合性,尤其倚重思想的超越性、意义的普遍性、前瞻的高远性。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许向群主持研讨会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创新是造就文艺大师、铸就文艺高峰的根本途径与必然要求。艺术创新贯穿于艺术创作全过程,涵盖于艺术与技术全要素,既包括题材、内容之创新,也包括形式、手法之创新,尤其包括观念、思想之创新,这是创新的高地,也是创新的核心与根本,始终居于其他要素之统摄、引领地位。与会专家、艺术家重温“双代”会精神,热烈关注创新话题,认为该论著提出的诸多新命题、新观点,在艺术思想与理念的创新上注入新认知、呈现新境界,是引领艺术创作的“立象”新理念、“立念”新思径。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艺术家合影 翻阅这部《“气墨灵象”艺术论》,记者看到,该论著由眺瞻、纵横、察变、观象四个篇章构成。“眺瞻”为立论篇,是该论矗立的核心与灵魂。“纵横”为寻踪篇,是该论建构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察变”为慧灵篇,是该论慧悟的检视与瞻拓。“观象”为超越篇,是该论致远的坐标与基点。该论“跋”中有言:立论篇、寻踪篇为本论之艺术哲学观、方法论;慧灵篇、超越篇为审美创造观、实践论,亦为艺术创作进入高维审美的精神境界观与具体路径论。 运“墨”而“象”显,立“象”藉化“墨”。就记者关心问题,该论著作者吕国英先生谈到,作为艺术理论与体系建构,该论根植于传统文化,启承于经典文论与艺术哲学,眺瞻与认知高维之美,邀约与“呈现”艺术未来。“气墨灵象”是本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本论的灵魂,体现高远与深邃价值意义的根本所在。其中“墨”者,是包括创作主体在内的所有创作要素的统称与集合,而“气墨”者,是“墨”的化境与超越,也是“墨”的和融与灵化;其中“象”者,是“墨”在创作境态下所呈现的所有“象”的形态与样貌,而“灵象”者,是“象”的抽象与概括,是“象”的升华与至美,是“象”于高维审美境界中所呈现的集真善美爱于一体,进而达到生命理想、艺术实现的大美之存境。概括说,“墨”可道,“气墨”非常道;“象”可名,“灵象”非常名。“气墨”是“灵象”的“墨”;“灵象”是“气墨”的“象”。或者说,“气墨”是“墨”的“灵象”,“灵象”是“象”的“气墨”。“气墨灵象”相辅相成,完美至臻。 吕国英谈《“气墨灵象”艺术论》创作 关于该论著的完美性论证、通俗性阐释、验证性创作以及广泛性认知,也为与会专家、艺术家所关注。尤其在对接艺术创作、助推精品力作、融入多维传播、扩展受众群体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涵盖文学、美术、书法、音乐、文化与艺术教育等领域与方向,有艺术理论、美术史、艺术批评、文学评论家,有书法、国画、油画家,有作家、诗人、作曲家,还有文化传播、艺术教育家。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审许向群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华书画》主编王镛,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连任五届中国书协理事张坤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著名人物画家李晓柱,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骆根兴,著名作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尹铁良,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刘笑伟,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北京写意油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树东,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孟祥宁,丝路大写意艺术家、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录成,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振江等15位专家学者、艺术家作主旨发言,《“气墨灵象”艺术论》作者吕国英畅谈了创作体会。首都多家传统媒体、重点门户网站及新媒体派记者到会采访。(万嘉萱、王墨、大鹏、安国整理报道)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现场 人民艺宣网北京12月25日讯:沐浴“双代”盛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春风,又逢新年即将到来、万象开新之际,艺术评论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吕国英原创艺术新论——《“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文化艺术界不同领域与不同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相聚一堂,就该论基本立论、学术特质、前瞻意义,并结合当下文艺领域面临挑战与艺术创作实践等敞开思想、纵横见地。 与会专家、艺术家认为,这部原创艺术新论,拜谒艺术初心、眺瞻艺术未来,于直面现实文艺纷繁诸象中,探研文艺事业的演进发展、艺术哲学的时代精神与高维审美境界的致远建构,提出诸多新观点、新命题,具有原创性、体系性与前瞻性。这部专著最大贡献在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开拓新的美学认知,创造新的审美范畴,是一部高屋建瓴的艺术理论专著,是一项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对认知文艺演进诸象、建构艺术创作新理念、新思想,进而实践艺术创新,颇具正能量与积极意义。 记者注意到,研讨发言中,大家对该论著基本立论的建构尤其关注。该论的核心概念是“灵象”“气墨”“气墨灵象”,其灵魂是“气墨灵象”。该论著通过八篇系统文论提出八个艺术新命题:“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高学大德”方入至美审美,“润灵乐境”推挽文艺高峰,“精神实现”皈依超验境界,美是“气墨灵象”。大家谈到,原创独辟、体系建构、前瞻高远,是该论的突出特质与学术品格;融抽象于具象、寓未来于历史、蕴超验于经验、示隐遮于显现,彰显该论的审美理想与逻辑境界。作为艺术新论,不仅倚重传统的继承性、立论的原创性、体系的闭合性,同样倚重经典的集成性、理念的开放性、中西的融合性,尤其倚重思想的超越性、意义的普遍性、前瞻的高远性。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许向群主持研讨会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创新是造就文艺大师、铸就文艺高峰的根本途径与必然要求。艺术创新贯穿于艺术创作全过程,涵盖于艺术与技术全要素,既包括题材、内容之创新,也包括形式、手法之创新,尤其包括观念、思想之创新,这是创新的高地,也是创新的核心与根本,始终居于其他要素之统摄、引领地位。与会专家、艺术家重温“双代”会精神,热烈关注创新话题,认为该论著提出的诸多新命题、新观点,在艺术思想与理念的创新上注入新认知、呈现新境界,是引领艺术创作的“立象”新理念、“立念”新思径。 《“气墨灵象”艺术论》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艺术家合影 翻阅这部《“气墨灵象”艺术论》,记者看到,该论著由眺瞻、纵横、察变、观象四个篇章构成。“眺瞻”为立论篇,是该论矗立的核心与灵魂。“纵横”为寻踪篇,是该论建构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察变”为慧灵篇,是该论慧悟的检视与瞻拓。“观象”为超越篇,是该论致远的坐标与基点。该论“跋”中有言:立论篇、寻踪篇为本论之艺术哲学观、方法论;慧灵篇、超越篇为审美创造观、实践论,亦为艺术创作进入高维审美的精神境界观与具体路径论。 运“墨”而“象”显,立“象”藉化“墨”。就记者关心问题,该论著作者吕国英先生谈到,作为艺术理论与体系建构,该论根植于传统文化,启承于经典文论与艺术哲学,眺瞻与认知高维之美,邀约与“呈现”艺术未来。“气墨灵象”是本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本论的灵魂,体现高远与深邃价值意义的根本所在。其中“墨”者,是包括创作主体在内的所有创作要素的统称与集合,而“气墨”者,是“墨”的化境与超越,也是“墨”的和融与灵化;其中“象”者,是“墨”在创作境态下所呈现的所有“象”的形态与样貌,而“灵象”者,是“象”的抽象与概括,是“象”的升华与至美,是“象”于高维审美境界中所呈现的集真善美爱于一体,进而达到生命理想、艺术实现的大美之存境。概括说,“墨”可道,“气墨”非常道;“象”可名,“灵象”非常名。“气墨”是“灵象”的“墨”;“灵象”是“气墨”的“象”。或者说,“气墨”是“墨”的“灵象”,“灵象”是“象”的“气墨”。“气墨灵象”相辅相成,完美至臻。 吕国英谈《“气墨灵象”艺术论》创作 关于该论著的完美性论证、通俗性阐释、验证性创作以及广泛性认知,也为与会专家、艺术家所关注。尤其在对接艺术创作、助推精品力作、融入多维传播、扩展受众群体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涵盖文学、美术、书法、音乐、文化与艺术教育等领域与方向,有艺术理论、美术史、艺术批评、文学评论家,有书法、国画、油画家,有作家、诗人、作曲家,还有文化传播、艺术教育家。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审许向群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华书画》主编王镛,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连任五届中国书协理事张坤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著名人物画家李晓柱,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骆根兴,著名作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尹铁良,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刘笑伟,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北京写意油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树东,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孟祥宁,丝路大写意艺术家、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录成,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振江等15位专家学者、艺术家作主旨发言,《“气墨灵象”艺术论》作者吕国英畅谈了创作体会。首都多家传统媒体、重点门户网站及新媒体派记者到会采访。(万嘉萱、王墨、大鹏、安国整理报道)2024-09-25
-
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12月26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理事会、监事会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作协主席李金明以及甄斌、岳强、海城、胡松夏、杨旭、代志强、王祖之、任继兵、史锦萍、刘敏、卫如珍、任贵英、李喜纯、李俊男等参加了学习。 石景山区主席李金明讲话 李金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是新时代文艺前进的指南,广大会员及文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主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石景山区及首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动反映京西地区的翻天覆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要深化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活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提高文艺作品的创作质量作为生命线,打造精品力作,推动百花齐放。要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弘扬行风艺德,为新时代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作协副主席甄斌 作协副主席岳强 甄斌、岳强等人谈了学习收获。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具有质朴雄辩的真理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作家及文学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练好内功,紧扣时代主题,用优秀作品讲述中国故事;要自觉追求德艺双馨,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4-09-25
-
2022引领未来,碳氢国际“碳中和、碳达峰”高峰论坛在菏泽召开315记者摄影家讯(记者 靳新国)2021年12月22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碳氢科技研究院、中国碳氢国际产业联盟有限公司、山东军神碳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22引领未来,碳氢国际“碳中和、碳达峰”高峰论坛在菏泽召开。 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院长,碳氢核肥研发人高光林、河南省郑州市原农委党委书记李志安、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赵赣、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人才交流中心农艺师,湖北荆州市宏泰植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柬埔寨海外农业开拓者,柬埔寨泰和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成、湖南长沙市林业局副局长邹球、中国碳氢国际产业联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等到会。 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院长高光林说:“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2021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点任务指示精神,积极发挥碳氢科研科技团队优势,服务于农村,利用碳氢科技,碳氢农业,碳氢核肥协同创新,找准农业农村固碳减排、碳封存,带动农民使用碳氢技术,加快形成科技服务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统一技术服务,利用新农村,新农民,新理念共同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助力农产品品质提高,减碳、固碳工作,为“3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愿景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碳氢科技研究院由中国管理科学院牵头组建,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碳氢科技服务中心,已有813个创新团队,利用种植固碳、养殖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利用、农业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等重点方向展开工作。目前设立了13个省级碳氢科技碳氢核肥研究服务中心。将承担起服务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及行动部署,促进碳氢科学研究和技术推进,技术服务的重要工作安排,力争2022年全国每个省地区建立健全碳氢科技技术服务中心。” 上海绿暖集团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宋运田、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凤鸾等分别登台发言,畅谈就碳氢科技如何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碳氢科技从庄稼、蔬菜种植、瓜果到碳氢安全食品链等一系列设想。分别从品牌、市场,安全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讨。 上海绿暖集团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宋运田 中国管理科学院碳氢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凤鸾 之后,碳氢核肥研发人高光林又详细为与会者讲解了什么是碳氢科技,植物通过碳氢科技是如何做到每吨碳氢核肥可捕集200吨以上二氧化碳,碳氢科技是运用“蓝澡”提取,生成“二氧化碳捕集剂”,该技术项目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可通植物捕集二氧化碳,对于种植的植物可替代化肥农药,并确保粮食安全,可改变土壤,增产增收、解决农药残留问题,从而实现碳中和,为促进绿色生态种植发展,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最后,主办方为2021年度碳氢科技普及推广优秀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发布了2022年工作重点,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土火)2024-09-25
-
普法知识进校园 关爱农村未成年近年来,校园暴力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道德情操,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12月14日,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深入吕村镇张中上小学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吕村镇张中上小学校长杨明礼在活动上说:今天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在这里举办的法律进校园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通过这次法律进校园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能够慎思、明辨、远离危险,从而实现建设和谐校园,还校园一片净土的初心”。 在讲座中,娄连义律师首先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分析了校园暴力的起因和后果,系统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定义、特征以及常见的校园欺凌形态,从什么是校园暴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如何理性应对校园暴力到如何正当防卫等,深入剖析了恃强凌弱、威逼利诱、敲诈勒索,拉帮结派等现象产生的根源。随后又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部分法条,从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自身保护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典型案例来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还穿插了司法工作中的未成年人受到不法侵害以及因无知触犯法律的实例,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具体化、形象化,深入浅出,简单易懂,令同学们影响深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清楚地知道了自己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以及怎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现场与学生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对校园暴力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了青少年正确应对、科学处置校园暴力行为的能力。 “今天,我参加了”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法律进校园”活动后深受启发,我认为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和权利的武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里有一张强大的法律保护网,规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这次活动,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吕村镇张中上小学老师刘纯说。 活动后,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成员张现臣表示:今天我们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深入吕村镇张中上小学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是想通过这次法律进校园活动来提升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想让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能够慎思、明辨、远离危险,遇事要沉着、冷静,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反应和判断。为了能够让更多学生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今后我们安阳县献昌爱心公益团队会不定时地深入全县九个乡镇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让真正的法律意识走进每个人的心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真正使法治走进校园。 (李献昌)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