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湾抒怀①文/王柱民 畅游九龙湾,一湾一美景。 南依鼓山巍,北卧九条龙。 母子情相连,龙龙朝金凤。 大坝截漳水,漾漾济民情。 淙淙岩谷泉,甘甜又养生。 富含锌离子,千米深断层。 垂钓库水旁,碧波杨柳青。② 魏陵何处寻,佐证有古井。 井旁有槐根,年轮千百层。 老树发新枝,连理为雌雄。 早春玉兰开,仲春樱花红。 餐饮八珍馐,酒醉山林风。 结伴清流游,寻梦在魏陵。 注: 九龙湾——位于河北磁县观台中清流村,为一生态园林风景区 库——系指岳城水库2024-08-30
-
雪她活泼可爱,她轻盈纯洁,它是舞台上的精灵,冬天的使者。它,就是雪。 我喜欢冬天,更爱雪 。雪象征着潇洒飞扬,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象征着执着与坚定。正如鲁迅笔下的雪,是对充满着斗志的人生的赞美,是雨的升华,是雨所达不到的自由;毛主席的雪玄机无尽,却又精辟真挚;徐志摩的雪是理想的心声,是灵性的、快乐的!而我眼中的雪,是清幽的,是丝丝缕缕都醉人的。雪是冷的,但芳香是暖的,雪是精致的,但又是磅礴的;雪亦是热情的呼唤,又是宁静的思考。 我爱恋的雪啊!你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到? 作者:河南省安阳市正一中学 彭珂润 辅导老师:徐敏2024-08-30
-
雪中石壕春王兴舟《太行风土小记》选登 午时,天上飘来谷雨后的雪,雪很大,也很少见。本来这个时节是来赏梨花的,雪却飞来凑热闹,纷纷扬扬伴着花瓣飞。雪下得时间久了,天上地上屋上树上都洁白一片,真难辨得清何树为雪,何树是花了。 这里是下石壕村,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太行山巅上,入村的路称为折叠公路,层层叠叠,曲曲弯弯,村子不大,三十多户人家散布在沟沟坎坎上,因为典型的山村风貌和奇美的山乡风光,近年来成为旅游的热点村落,听村里人说近年来拍电视、搞摄影,写诗画画的人来的很多,这我相信,要不这个僻壤山村怎会有旅游指示牌呢?前两年,上面领导嫌村名土俗影响旅游,把这个岳姓村落改名“岳家寨”,谁知那有婉约味道的“下石壕村”,竟被豪气冲天的“岳家寨”所取代,未免让喜爱唐诗的人少了几许想象。 春天的雪,大都喜欢在山巅集聚。初降时雪粒如豆,落到地上弹得老高,响声清脆,音如裂帛,雾气也伴雪而来,弥弥漫漫,闲适恬淡。这时村里村外杏花谢了,桃花落了,黄花也败了,但梨花如簇,白得耀眼,开得哪里都是,整个村庄都被淹在梨花之中。朝方兄来过多次,在村头老张家约好午饭,就在村里闲逛起来。春雪把村染亮了,薄薄的白雪和浓浓的梨花一齐把村子装扮成了童话世界。在山田里一个农民在焚烧着枯枝败叶,说是为了肥田,浓烟在雪雾里横冲过去,一会儿就与雪与雾与山色融为一体了,雪花在火上转眼又变为缕缕清雾而去。我第一次听到如此肥田之法,岂亦是古老的习俗乎?山里的梯田在雪里轮廓更加清晰,石垒的田岸像弯曲的画线愈发鲜明地呈现出来,让这古老的山村有了线条之美。 雪越下越大,也越下越柔了,雪粒如梨花一样也绽放飞扬起来,我和扶生弟,随着朝方兄沿着村里的石径小路旋上盘下,追着雪花满村跑。建在崖边和山上的房子浑石到底;石墙石顶石梁石柱像古堡一样,险要而古朴,全用石头造就的房屋前檐墙上,很多都镌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已风蚀得辨不甚清,可见这些石屋历经几代已不可考了。一位村妇引我们去赏一张古桌,桌上青菜乱物杂陈一片,但木雕图案却清晰秀美,她也说不清古物从何代传来,但知道是件宝贝,内蒙古一位商人多次要买这个古桌,她说兴瞧不兴买,硬是留存下来,说是要传给迁徙到长治市的儿子,但她也心里没底,不知此物能否永远留在岳家手里。 下石壕村有众多的风景,我们循着村里制作的指示路线图,看了石板浴、观景台、古石阶、老屋子,在幽深弯曲的小巷深处,有一棵耸立云霄,干粗冠大,几人无法合抱的榔榆树,旁有说明树龄在千年之上,在历史上几次艰难关头,用枝叶搭救过全村人的性命,因此村里历代都奉之为神,树身灰染红黄,色泽古朴,树皮可治病,满树遍布大小不等的凹痕,不知是自然脱落,还是人为索取所致,树上系上了很多的红布条,树下还有一个小石庙,貌已斑驳,十分古老,可见他们的祖先早已与树为伴,相敬如神了。就在这棵树下,有两间小石屋,门前挂着“八路军藏金银处”,在对面石屋的门内,一位老人端着碗边吃边给我解释;“那些年打老日的时候,这屋里有两个穿长袍马褂的先生,藏着咱八路做炮造枪和日常开销的金银,在这里一住就是四五年,老日跑了,两位先生才下了山”。我虽无从考证其真伪,但属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范围的下石壕村,民风淳朴,此言定是不虚。 雪正起劲地下着,雾也不时从山崖深处涌来,让我奇怪的是顺着村道攀上跃下,有时竟然可以毫不费劲地行走在屋顶上,还能轻轻地从这个屋顶步到另一个屋上,如履平地,很多的桃杏、山楂和梨树等都斜倚过屋顶,巧妙地构成天然的花景。朝方兄和扶生弟一次又一次惊呼着寻着了雪里怒放的桃花,抡起相机一个劲地咔嚓咔嚓,在这山村里,在这春雪里,在这缀满鲜花的山上,我很想静静享受这天赐的静谧和孤独,于是我撑着朝方兄为摄影配色的红伞,在山乡浓郁的旧石屋间,在弯弯曲曲的石板巷里,在古老的磨坊旁,独自穿来穿去地闲走,很想拾取些历史不慎遗存下来的痕迹,心有期待又很惬意。这时雪落声音重了起来,伞上忽有宛如小碎炮脆响的声音连续传来,敲击着我的心弦,让我陶醉在天地浑为一体的境界里,恍若坐禅般的感觉。一位午饭后的村民,斜倚着门框之上,叼着烟卷,懒洋洋地看着我们在雪里奔波,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表情,像雕像一般,似乎眼前的风风雪雪花花草草,一切景色都与己无关一样,漠然地看着前方。山顶有个长长的亭子,四面空空,看上去像南方的廊桥,它是在旅游旺季做餐厅用的,但此时临亭观景,却得了个妙处,环顾左右可观八面山色,阅春天深处雪里太行的雄浑和灿烂,让人醉意绵绵啊! 这时村头的老张,站着高处可着嗓子喊我们去吃饭,朝方和扶生过来拍拍我说:“吃饭去!”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显然收获已是瓶钵满溢春色了,我却像闲敲木鱼一样,虽雪花漫天纷飞,心里却是空空如也。这让我想起在官场上备受磨难之后的苏东坡的那首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换长条香落雪。山城薄酒不堪欢,劝君且吸杯中月”。他把郁积心里的满腹金刚之怨,在雪飞花开情景里也柔成菩萨心肠了。午饭时,我把饭碗放在院里的石桌上,让雪花落在饭菜上,连雪和赏雪的心情一同吃进去,这时抬头忽见墙上贴着佛家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偈语,我空空的心灵竟然充实起来......2024-08-30
-
办公室风水布局1.办公桌风水布局:座位不能正对大门 大门是正对着座位气流是极不好,进出口的影响会导致人的思维絮乱,情绪不稳定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如不能移动可以在前面摆放屏风或者资料柜启到隔断的作用,如果能移动请将座位往旁边移开。 2.办公桌风水布局:不背门而坐 生气和煞气都是从大门出入,背对大门有不好气流的冲击且没有依靠,基本办公桌风水布局中都强调座位背靠着墙面,让人潜意识中有依靠的感觉。如长期如此会让员工在紧张的状态中,导致思绪混乱的同时招小人。 3.办公桌风水布局:前方开阔,后方靠墙 办公桌风水布局时后方需要有墙面让人感觉支持力、依靠感,在工作上也可行事稳当,后座空荡则让人心神不定、贵人不显、立足感不强。办公桌风水对于前方开阔是指在公司的前途开阔,如面对墙壁犹如被阻挡一般。 办公桌风水摆设 1.办公桌风水摆设:电器 现代办公室配备的装备越来越多,满足了办公人员的许多需求,冰箱、空调、电视机、电脑等等。办公桌风水摆设中忌多种电器将办公桌围住,其中产生的巨大电磁波对身体和思维有很多影响。 2.办公桌风水摆设:吊灯 办公桌不要摆放在横梁之下,会让精神压抑感极强如果选择在横梁上安装吊灯无形中又给人的精神施压,处理工作容易分神。同时吊灯如果在头顶容易让人头晕、甚至会劲椎疼痛。 3.办公桌风水摆设:环境 办公环境影响空气顺畅,保持通风以及良好的办公环境才能有好的事业运,煞气满满的办公室不会带来好运随之而来的是小人、身体健康损害、财运流失。可以放置绿色植物或者风水吉祥物来改善。 办公桌风水可别小看它,办公室就是除了家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如同我们第二个家。让它在保持干净的同时避免一些大忌,让你的事业运和财运同在,有贵人鼎力相助。2024-08-30
-
中正之道的深远意义下面我对“中正之道”进行解读 “中正之道”在《易经》中反复提到,是易经在人道上倡导的一种思想,也是当代人趋吉避凶、和谐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基本概念 从字面上解释:“中”就是中间、中央、中心,任何事物都是在时空中运行,就它处的三维空间来说,它在中心、中间或中央;就它处的一维时间来说,它在某个时段的中间。这里指一个事物处在得当、适度、适中的位置上,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正” ,就是正常、正直、正确,任何事物运行状态我们都可分成两种相对立的是非状态,凡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的行为准则的,就是统治阶级的“正”,否则就是“不正 ”。 易经的“正”是指“符合自然规律”或“符合人的道德规范”,“道”就是轨道、位置、规则,“中正之道”,就是一个事物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它有一个运行范围,它又在这个运行范围的中央轨道上运行。“正”就是它符合客观规律,“中”就是它处在运行范围的中间。对于人来说,就是指人在社会规范的程序层次上行事,它行事有一个许可范围,它又处在这个范围的中心。当然人道应当与天道一致,但有时也不一致,比如晚上,天道的法则就是休息,而有些人为社会利益,需要加班,符合人道,但却不符合天道。易经倡导是天人合一,是“易”的最高境界。 二、易经中的“中正”位 在一个卦中,有内外卦,内卦第二位爻和外卦的第五位爻为居中,当第二位为阴爻时,是阴居阴位,为得位;当第五位爻为阳爻时,是阳居阳位,也为得位,这时第二位的阴爻和第五位的阳爻为居中得位,它们就是“中正之位”, 占筮得此情况,大吉。一般情况下,得位象征得道,符合客观规律,是吉利的。失位象征失道,违反客观规律,是凶险的,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互为转化的。一般情况下,如不当位,但能得中,仍可吉利。 三、易经中的“中正之道”与儒家中“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就是抓住事物的中心、核心、本质,对人来说,它的先天本性是善的(人具有天的善性),如何才能行善呢?就是要按“道”的要求行事,这个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所以我们处事时,就有“道”的约束,在一个可行的范围内。不要超出这个范围走极端,要恰到好处又各方兼顾。它不是折中主义,它的前提是遵道,要守规举,同时有善,做到善、仁、诚、道(信、义)。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庸之道”,是从中正之道推演而来的,是一种思想,是人的处事哲学。 四、中正之道的深远意义 第一,它是我们趋吉避凶、和谐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这样行事就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就能与天地保持一致,得到天地赋予的能量,避免天地之势伤及自身,就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得到人们的赞同,就能顺利。 第二,因为它有“正”,就是每个人的定位,这个“定位”是宇宙时空和社会给它的位,它在这个位上行事,做自已的应该做的事,就不影响别人的运行轨迹,这样社会才有秩序。它有“中”,就个中,就是适中,它处于中心,外面就有保护层,它就有这个活动的空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就是四方八稳,有稳固性,就是“贞”,与天相通,与天一致,是“天人合一”的前提,“中”,有中,事物才有广而大的范围,才有较长的运转周期,事物的生命存在就有相对稳固的时空。2024-08-30
-
如何把握“易”一、必须有“变”的观念和理念。易就是“变”,宇宙世界没有不变的,,人的思想、行为、身体在变,地球在变,星系在变。自然界在变,一切事物都在变。是跟随自然而变,不是乱变,变则通,通则久,变了就行得通,通了才有生机,才能长久,沿着易理寻求自然法则,根据自然之变,选择应对之策,这才算你入了易学之门。所以我们要倡导改革的理念,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跟随自然,与自然一道前进。 二、如何“变”?当你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你要选择一个应对方案或者一个办法,这“选择”就是变,你是如何变的,就是你对办法(行为和观念)的选择而已,选择的精髓就在于“趋利避害”。其实我们一生都在结合易理不断选择的过程,按照易理去选择,就能达到“趋利避害”,否则就是“凶多利少”。办大事要选吉日;读书要选学校、选老师;结婚要选对象;出门要选不同的交通工具;买东西要选,没有不选的,只是选项的多寡而已。易在我们身边,其实“占卜”就是“选择”,就是对事物的结果进行判断选项。所以“变”要跟随自然而“变”,符合自然法则。2024-08-30
-
解读卦辞和爻辞的准则解读卦辞和爻辞的准则 我们要知道每个卦的卦辞和爻辞就是对卦和爻的推演,离开卦象和爻处的时空位,就无法推演卦爻辞。所以我们解读卦或爻时,切不可离开八卦的卦象和64卦中每卦的卦画。而卦爻辞又是我们解卦的一把钥匙。它们是一体的。而孔子及其弟子没有对易经的经文作任何改动,只是把它引用到人事和社会方面来,意在反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我之所以在这个卦这个爻时写下读易解易的要则,是因为我看了许多书和作者对此爻的多种解释,它们都有自已的解读方式,只要符合易理,符合全卦的中心,符合爻的特征,我们就不能去否定别人的,“易”本来就是“变”,是“与天地准”的;“易”本来就没有说“对”和“错”,对和错是人加上去的,因为人有情感,它写出来的和做出来的,都是它的思想的反映。“易”讲的是客观存在,它强调人的思想要与客观存在一致,人要努力奋斗,去揭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与天地准”,这就是《易经》的经文所倡导的,它也揭示出了事物演化的方程式。解读卦辞和爻辞的准则就是“与天地准”,就是符合天道法则,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符合人道法则,符合人类社会道德规范。 注:本文是作者在读《易经》第二十七卦第二爻“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后写的感语,并附在解读此爻的后面。2024-08-30
-
阴阳学说是《内经》辨证思维的核心思想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是具有朴素的直观的两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具体事物间有正反两个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事物运动向上升为阳,向下降为阴,古代思想家联系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向,就利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个对立和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而且这种现象存在一切事物当中具有普遍性。 阴阳是一切事物发生的根源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即无形无体之物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这里所指的“道”是一切万物生生之道,如《道德经第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大宗师》也说:“夫道一生天生地”。由于世界的原始运动而有物,“物”的变化才产生阴阳两端,是事物变化的开始。因此说“道”也是原始之气的运动,至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活动解释地震,《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四十二章》故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肯定阴阳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此段老子对物生的观点,他认为:“道”是在讲述产生原初混沌之元气,这原初元气是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是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中,就生成新的和气,说明阴阳是有物质基础的,由天地自然规律“道”的变化而生两种不同概念,并且还说明“道”运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二是转化,即所谓“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之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有或无的统一,包括有某些朴素辩证因素,说明阴阳的原始本源为唯物的具有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哲学范畴。中医也是沿着唯物主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发展,因为《老子》是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典籍,老子本人相传是春秋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与《黄帝内经》创始时期不远,因此,《黄帝内经》受其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黄帝内经》之阴阳学说发展为系统性理论,而且与医学紧密结合,不能以老子的阴阳简说相推经验。如《天道章》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024-08-30
-
宇宙的概念1.宇宙的定义 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2.宇宙的含义 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 “宇宙”一词,最早出自《庄子》这本书,“宇”指的是一切的空间,包括东,南,西,北等一切地点,是无边无际的;“宙”指的是一切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无始无终的。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 3.宇宙的形成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这种设想可以解释我们目前所处宇宙时空中发生的事件和规律,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这个质点为什么会爆炸?谁给它的能量?这个质点从何而来?2024-08-30
-
民俗文化的坚守 孤独寂寞中绽放——龙泉抬阁(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7年12月2日农历十月十五的上午,天公作美、又见蔚蓝色的天空,一扫前些日的雾霾,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一年一度最大的古庙会拉开了帷幕,拥有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龙泉村古庙会隆重登场,它吸引了周边乡镇1万余群众参加,盛况空前、人山人海。 在庙会上,龙泉镇举办了龙泉文化、旅游、敬老宣传、土特产推介、物资交流大会;锣鼓、腰鼓、背阁抬阁等大型民俗文化演出,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奉上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庙会中的重头戏,也是最出彩的、最富有当地特色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数大型文化民俗表演--龙泉抬阁,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汉族传统民俗表演,是中原地区汉族人民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传播全国。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庙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质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演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走,故曰“抬阁”。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而且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阁上表演者为3-5名儿童,上阁儿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抬阁上的小演员多为3-6岁的小孩子,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扮相俊美。据说,上过阁的孩子一生都平安幸福,所以家长和孩子都以上阁为荣,但在带给观众快乐的同时,上阁孩子的辛苦,也许只有孩子们自己最清楚。 “抬阁”演出时,阁前有锣鼓或秧歌队,锣鼓声声中欢乐的秧歌扭起来,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阁”前行,十里八村的乡亲纷纷赶来观看,场面蔚为壮观。“背阁”与“抬阁”的共同点是有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道具上表演。制作巧妙、隐蔽,化妆和服装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并配有鼓、镲、铙、唢呐伴奏。不同点是支撑小演员的底座不同,“背阁”是一个人背,“抬阁”是多人抬,集造型、杂技、彩扎、戏剧、音乐为一体,体现了高、难、险、美的特点。 “背阁”表演由两部分组成,支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以错觉。“背阁抬阁”是地域特色十分鲜明的民间艺术,集中体现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反应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美的理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一定的文化和传承价值,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政府 赵璞)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