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人物】江月 | 书虫兴舟印象记书虫兴舟印象记 文江月 第一次与兴舟先生相识,是梅馆介绍的,那时刚刚听完颜涛先生的书法讲座,从文化大讲堂的北门出来。 与兴舟先生同行的 ,还有布衣先生。 一听梅馆介绍,布衣先生就热情地伸手相握,亲切自然,不像是初次见面,倒像是老友重逢,长者的宽厚与谦逊,使人如沐春风。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兴舟先生叉手站在布衣先生的一侧,个头虽然威猛高大,状貌却略显拘谨,他恭身侍立,默然无语,看他神情,似乎有点骛游天外。 他呆立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唐代的温庭筠。据说温庭筠才思敏捷,写诗填词根本就不需要起草,八叉手可成八韵,名噪一时。为此,世人送他一个名号叫作“温八叉”。 与兴舟先生不熟,所以他当时酝酿的文章,后来究竟落地了没有,也未可知。 其实,拿兴舟先生与“温八叉”作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是极不恰当的。温庭筠长得太丑,《旧唐书》有载,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所以有个绰号,叫“温钟馗”。捉鬼的钟馗,若非面目狰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兴舟先生则全然不同,他身材高大,一米八余,心宽体胖,眉目清秀。 后来与兴舟兄交往渐多,熟络起来,方知他一向话少,周围人无论怎么高谈阔论,只要“战火”不烧到他这一边,他决不会轻易浪费一颗子弹,始终保持着一个倾听者的状态。 但,话少,并不意味着他不善言谈,他的“善”谈,表现在一旦开口往往以机锋见长,能用一个字,绝不用一个词;能用一个词,绝不用一个句。如此俭省,仿佛那些个字啊,词啊,句啊,都是他揣在腰包里的宝石,用起来格外珍惜。他若在某个部门当财政大员的话,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分钱都能恰好用在刀刃上,绝对物有所值。 他的言语,恰似“三句半”的最后一字,往往因时、因地、因势而押得巧妙。像是摇摆着的小火苗,本来若有若无,忽地一阵风来,那火霎时熊熊燃烧起来,猛地发出毕剥一声脆响,但也只是那一刹那,风住了,小火苗就又恢复了原状。本想在此单列出几个事例来,但一离了那山、那水、那情、那景,种种微妙趣味竟如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变得索然寡味,只好作罢。 得出的结论是,经常聚聚,举举杯,斗斗嘴,论论道,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是这么一个言语悭吝的人,书竟然写了一本又一本。《贮云集》《那时花开》《太行风土小记》《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还有今天拿在手里的这本《耕雨堂脞谈》。原本说话时极节省的一个字,写进书里,就像是自由落体降在了纸上,因为有了加速度,便也增加了重量,随即洇晕成了一个个词,一排排句,一篇篇文章,仿佛是滴水涌泉,流淌成一条条溪流,渐渐汇成江河湖海。 这时候,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话唠! 说酒,谈猫,讲蝈蝈,论石榴,山川风物,典籍文化,咋高兴咋来,咋痛快咋说!上一篇还正襟危坐,下一篇就放浪形骸。唏嘘,枯坐,饮酒,弹歌,世间安能有一物,能安放得住他的万千魂魄? 兴舟兄爱书。爱到什么程度?姑且称他为书虫吧! 想到一件有趣的事。 一次,鲁迅研究著名学者黄乔生先生莅临安阳讲学,众人景仰,遂与黄先生小聚。兴舟兄那天很罕见地迟到了,满头大汗,步履匆匆。只见他双手抱着一个大布袋,打开来,是一本本的书,再细看,竟全是黄先生的著述。原来,他把历年来买的黄先生的书全部搬了过来,敬请心中的偶像一一签名。黄先生大为惊讶,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如此狂热的超级粉丝,著述收藏之全,阅读勾画之详,实乃罕有。再看兴舟兄,此时已经兴奋得不住地搓手,脸上的那份满足,那份得意,招来众人的一片羡慕和嫉妒! 兴舟兄告诉我们,当时因为拿书拿得急,走又走得慌,书屋狭小上下左右又尽是书,不承想脚下一绊,书架“哗啦”一声倒了,所以狼狈至此。众大笑:这书虫,遭此劫难,爬起来还挺快! 老实说,读兴舟兄的小品文,总是产生一种错觉。笔意深远,描画的线条却非常纤细。宛如身着霓裳的女子对镜描眉,描着描着,就描出了窗外的几缕柳烟;描着描着,就描出了远处的一黛远山;描着描着,就把浓浓幽思从心底勾出来一根长长的丝,凝成一条长长的线,缠缠绕绕地,凝在了笔端。 书虫,莫非是蚕蛹变的么?2024-09-25
-
【视界晨报】刘天德 | 不管……不管……作者:刘天德 不管重庆是阴是晴 我们决心一定:都会一路前行 不管渝川热是冷 有你在犹如一条温馨的港湾 不管江姐的绣红旗是否还在 我们将与你同在 不管西安事变风云变幻如何 你和重庆的天空一样 风雨过后便是彩虹2024-09-25
-
高乔明|殷殷“金石缘”——我所结识的石英先生在那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张家界,南国文学社的一场盛会如同一缕清风,拂过夏日的暑热;而我,有幸在这片神奇之地,与一位文学界的泰斗——石英老师,结下了一段厚缘。 从四十七八年前开始学写散文时起,就有一个名字如雷贯耳,令我仰慕——石英!因为这位被许多媒体称之为“文学常青树”的“多栖作家”,给我提供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和文学滋养,特别是他亲手创办并主编的《散文》杂志,一直是我的心头最爱。我曾不知有多少次忽发奇想:要是什么时候能够亲耳聆听他的教诲,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也许,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不,机会果然来了。 因我的一篇游记散文《新疆果子沟》有幸荣获南国文学、中大视界杯征文大赛金奖,我受邀参加今年6月16至19日在张家界举行的颁奖典礼暨郦道元文学院第二届高峰论坛。 16日下午,我乘动车赶到位于张家界子午路的天崇君泰国际酒店。下午五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文友陆续下到一楼大厅,准备集中乘车前往大庸古城餐叙。 这时,电梯门徐徐打开,只见我们南国文学社卢小夫社长挽着一位拄着拐杖的长者,微笑着健步来到大厅。这位长者身材颀长,头戴礼帽,上着米黄色的长袖衬衣,外罩军绿色的马甲,脚蹬一双乌黑的军用单皮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睿智。 “那位是……?”我赶紧悄悄地向身旁的王银柱老师打听,他轻声告诉我:“是石老——石英老师!” 顿时,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使我不顾唐突和冒昧,便快步走到石老跟前,向他问好。石老刚刚落座,见我来到他跟前,执意站起身,并主动伸出手与我握手;然后,示意我坐在他身边,微笑着与我似老朋友般地拉起了家常。当得知我来自湖北孝感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亮: “哎呀,孝感可是个好地方,我很早就熟悉的,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师部就在孝感大悟县的白果树湾;解放战争前夕,周总理还亲自到这个县的宣化店与美蒋谈判,‘中原突围’的第一枪就是在那儿打响的。不过呀,那时可不叫大悟县,而是叫礼山县!” 此时,他如数家珍,为我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页。我如沐春风,不禁为眼前这位92岁高龄的长者有如此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和强大的记忆力而折服;同时,也为家乡孝感有诸多风云往事能够鲜活在他的记忆深处而感到欣喜和自豪。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心头产生了一个疑问:石老为何对孝感如此熟悉和充满感情呢? 通过接下来的亲切攀谈,我才得知,原来,石老自幼对历史和地理“情有独钟”。早在1947年秋,当时正读小学六年级的他,就成为秘密试建时期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在家乡——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参加了赴鲁中前线支前大队少儿宣传队。由于表现优异,不久被选中至部队机要部门工作。他曾创造出半个月熟记3000组密码的奇迹,连续几年刷新我军译电数质量历史纪录。特殊的岗位接触到的军事信息,自然使孝感这个地名,与发生在这块英雄土地上的重大革命事件一起,深深镌刻在了他的脑际。而且,他参加工作遇到的第一位处长,就是毗邻孝感的红安县(原黄安县)人。这位放牛娃出身的“老红军”处长,曾像亲哥一样对他关怀备至。有了这层特殊关系,自然又大大地拉近了石老与我的感情距离。 餐叙在大庸古城古色古香的湘宴谭厨饭庄进行。小夫社长热情洋溢地致辞揭开了活动的序幕。酒过三巡之后,大家来了兴致,开始表演节目。 “石老师,来一个!石老师,来一个!” 在一片欢呼声中,石老微笑着站起身来,稳稳地接过话筒,向大家招手致意,连声问好,然后,以一曲京剧名段《锁麟囊》给大家助兴。大家听得如醉如痴,一曲下来,都觉得还不“解渴”,于是,不约而同地一边鼓掌,一边齐声高喊“再来一个!”。考虑到石老毕竟是位“90后”,他的得意门生——中大视界的林膑董事长赶紧起身“挡驾”,说改日再请石老给大家一饱耳福。孰知石老并不服老。他怕拂了大家的好兴致,竟一口气加唱了《霸王别姬》和《苏三起解》。他腰板笔挺,字正腔圆,举手投足,刚柔娴雅,足见其京剧艺术功力之深厚。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石老身上蕴藏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与从容,窥见了一颗有趣的灵魂和一股充盈浑身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具有有趣的灵魂的人,其生理年龄大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譬如——眼前这位顽童般活泼可爱的石老。 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大家的热切期待中,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所下榻酒店的大会议室开幕。石老与著名青年诗人大卫老师给获奖者一一颁奖并合影留念,然后,由二位先后授课。 大家都明白,石老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这种场合的授课对他来讲,实在是张口即来的“小菜一碟”,完全无需做任何书面的准备。然而,石老开场却风趣道: “各位文友天南地北来到这里很不容易,我不能信马由缰,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因此,今天凌晨五点就起床,理了个提纲,想尽量给大家上点合胃口的‘干货’”。 他一边含笑说着,一边从马甲口袋里掏出四页写满授课要点的稿纸,用掌心抻平了放置在桌面上。我坐在第一排,看得十分真切,顿时心生感叹:对于这位92岁的老人,这才是真的“很不容易”啊!他体谅他人、平等相待的谦和作风和严谨认真、诲人不倦的大家风范,无疑是对我们年轻一代最好的鞭策与激励,更加激起了我内心对他老人家的高山仰止之感。 在石老的讲授过程中,还有两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我。一是当他讲到“为本次认识了许多新文友而感到由衷高兴”时,竟以与他才有一面之交的我作为例子,亲切地脱口呼出我的名字。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暖流包围。这不仅仅是一声名字的呼唤,更是石老对我这个晚辈的关切与厚爱。二是在传授创作经验的过程中,他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紧密结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被尘封在历史深处的动人故事。 ——那是1946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12岁多的他,被推举代表全县小学生在“四八”事件殉难烈士悼念大会上发言。散会时,一位身材高大的首长微笑着快步走到他跟前,双手轻拍着他稚嫩的肩膀,满含爱意地赞许和勉励他:“少年立志,长大必有大作为!”末了,他一打听才知道,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北海军分区孙端夫司令员。就是素昧平生的孙司令员的这一句话,指引和激励了他一生。“孙司令是我的大恩人啊……”说着说着,石老竟双唇嗫嚅,几度哽咽,眼里闪出了泪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顿时,全场一片肃静,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古人曰“一饭”尚铭恩,而石老却做到了“一言”尚铭恩。彼刻,我忽然发现,石老不仅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而且是一个十分感恩的人。孙将军倘若九泉有知——竟有一位当年的小学生,七八十年来一直铭记着他的一句教诲,并对他感激涕零,该会多么欣慰啊。我还恍然大悟,难怪他的《文明地狱》《吉鸿昌》《火漫银滩》《同在蓝天下》《真伪人生》等70余部、15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每一部、每一篇都深得那么多读者的喜爱,原来是,它的字里行间倾注了一颗赤子般感恩的心啊。由此,我更觉得,那一堂课,与其说是石老教我们怎么作文,倒不如说是教我们怎么做人。因为文如其人,只有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写出让真善美走进人的心灵深处的好作品来呀! 美好的时光一如电光石火,总是稍纵即逝。18日早晨,当我准备上石老房间请安时,正好碰到他的关门弟子杨虹老师。她告诉我,刚送石老到长沙南站乘动车回北京了。“为何这么急就……?”她莞尔一笑,解释道:“石老可是个大忙人哎,他要实现‘百岁著百部’的宏愿,时间对他老人家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还有十几部著作等着他写哩!”见我呆在原地,怅然若失,她接着又安慰我道:“看得出,你与石老缘分很深,今后见面的机会一定会很多的哈!” 哦!石老——一位谦和、朴诚、勤奋、饶趣、感恩的人间“不老仙”,一棵傲然挺立、生机盎然的“文学常青树”!今生,我们这一叶叶纤细的文学小草,能够在您苍翠浓荫的庇护与滋养下,簇拥在“南国文学”这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里,做着甜蜜的文学梦,实在是——幸甚至哉!【作者简介】高乔明,男,汉族,笔名“乔铭”,湖北省云梦县人,孝感市市直机关正处级退休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24483号),武汉散文学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南国文学社分会副主席,南国文学社学术顾问。著有散文诗歌集《飞鸿雪泥》。2024-09-25
-
【视界晨报】许江|山的那边山的那边 是界碑的方向 冷月高悬 洒下的是银白的霜 山的那边 有母亲慈祥的目光 万里山河 绘成我心中的画廊 寒夜的劲风 拨动着我的心弦 寂寞的星星 和钢枪形影不离 边关的岗哨 是我青春的守望 心中的渴望 是我信仰的灯塔 我站立的地方 就是祖国的边疆 每一寸土地都印着忠诚的印章 我坚守的岁月叫做青春的时光 每一段历程 都刻着使命的长度 界碑无言 却见证了风雨沧桑 钢枪有义 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康 冰雪冻不住我的信念 任风霜肆虐 寒风刮不走忠诚与担当 壮志比凌霜 祖国啊 母亲 我的忠诚 在边关的冷月中闪亮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让戍边将士的奉献 在边疆的大地上流芳 作者简介:许江,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会员;重庆市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作家文学》《重庆晚报》等媒体平台。著有诗集《在文字里朝圣》《信仰的颜色》。 来源:中新网重庆2024-09-25
-
【视界晨报】刘天德|火红激情的山城火红的七月, 美丽的山城。 呈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 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在白色恐怖之下发出了: 笔杆子就是枪战的继续 也是枪战的后盾 白公馆、渣滓洞无数革命先驱者和共产党人 用优秀的品格和鲜血生命 在中华大地上永远放射出光芒 同时又折射出一道道红岩精神 照耀我们一代代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看山静静地巍峨 看水滚滚地流淌 人生风景在游走 每当孤独在留守 解放碑已成为重庆发源地和永恒的坐标及精神堡垒 梦幻中的千与千寻 皇帝巡游和网红的打卡处洪崖洞在等待你 前景辉煌 两江交界处的朝天门寓意我们扬帆起航 宋代的磁器口海市蜃楼已成为不夜城、海市蜃楼缩影和象征 中国首条轻轨穿楼是你的独特风格和亮点 一棵树枝叶繁茂施展着它的独特魅力 ——敞开胸怀迎接你到来 横跨两江两岸的空中巴士令人观光赏景、心旷神怡 重庆的火锅辣的更香、更爽 让人回味无穷 南滨路的夜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一路有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 一山一水一生情 一花一木一长景 让我们在博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奋斗 让我们张开有力翅膀拥抱江山秀丽的大自然 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文学的天空更加绚丽多彩、美梦成真 下一醉在黄山 甜蜜浪漫连连 刘天德,笔名:光磊,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局指挥中心台长、局文联主席、四级高级警长,中国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华现代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安徽省、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报》副总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文500余篇,其中30余篇获大奖。先后入选《中华大地之光》《共和国之盾》等刊物,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日记》《警徽闪烁》《高墙内的女人》《父爱》(文学电影剧本)4部,均获国家著作权专利。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优秀作家。最近又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文学奖•中国年度奖——《高墙下的女人》(长篇小说)、优秀电影剧本奖——《父爱》(文学剧本)、第六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等。第四届郦道元文学大赛荣获金奖。2024-09-25
-
石英文学院在北京成立7月16日,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审石英先生名字命名的“石英文学院”在北京成立。 在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巨星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就是中国文学界的泰斗——石英先生。为庆贺石英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70周年这一里程碑时刻,经石英先生授权,由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现代文化报刊管理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化网联合成立石英文学院,石英先生任院长、林膑先生任执行院长,由中大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石英先生作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审,在过去的70年里,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养,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还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为广大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精神享受。 石英,原名石恒基。中国文学界泰斗,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审。是享誉中国文坛的“诗歌、小说、散文、文艺评论、杂文随笔等多栖专家”。被誉为“红色徐霞客”“文学常青树”。1934年8月18日出生,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少年时(建国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做机要密码电报工作,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新港》诗歌组长,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散文》月刊主编,天津作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各种文学著作80多部,逾1800万字。其中包括文学传记《吉鸿昌》,长篇小说《火漫银滩》《同在蓝天下》《离乱之秋》《血雨》《密码》《公开潜伏》《人性伏击》《人性磁场》等,中篇小说《文明地狱》,散文集《当代散文名家文库·石英卷》《石英散文选》《石英游记散文选》《石英美文选》《老兵大家丛书·石英卷——钟情无悔》《母爱》《生命之旅》《石英回眸齐鲁》《伴随生命的记忆》《窗外那片树林》等,诗集《故乡的星星》《爱情·生活》《当代正气歌》《石英精短诗选》《石英蜀地缘》等,杂文随笔集《石英杂文随笔选》《文史与人生》《古往今来》等,文艺评论集《散文写作的成功之路》《怎样写好散文》《文心的奋鸣》等。其中,196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鸿昌》,1977年再版达20万册。196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明地狱》,1983年再版,一年当中先后印量达60万册,1965年、1983年先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40万字的长篇小说《火漫银滩》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被天津电视台全数播出。80年代,长篇小说《同在蓝天下》《离乱之秋》均获天津市鲁迅文学奖等。 林膑,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大视界文化传媒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郦道元文学院执行院长、315消费文化网总编。 石英文学院的成立,旨在传承和弘扬石英先生的文学精神,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学人才,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学院将秉承石英先生的创作理念,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石英文学院必将成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新星,为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4-09-25
-
中国网络诗歌 || 袁铁山:锦瑟花间千幅画,银筝柳下几端弦作者简介 袁铁山,天津市人,1950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天津久萍诗社成员,天津桃花堤诗社成员,天津书香诗社副社长、党支部书记。中华福苑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福苑诗刊签约作家、福苑诗会十大年度优秀诗人。作品散见于报刊并多次获奖。 袁铁山的诗词七律・端午思边界 楚乐和声颂锦袍, 峡江秀色咏离骚。 崇君梦断巫山雨, 敬尔诗成屈子刀。 逆水泛舟龙气盛, 平沙驭马虎风高。 阵前斥敌军威壮, 守卫边疆有略韬。鹧鸪天・悼屈原 天问由来几梦牵。 龙舟此去一诗传。 洞庭悲愤翻红雨, 荆楚长歌醉玉颜。 秋水逝,古筝弹。 一壶浊酒祭先贤。 忧天勿忘辛酸泪, 捷报纷纷化纸钱。七律・围城灭疫 黄鹤争春上碧空, 衔来霞晕染江红。 楚山抱玉披流火, 荆水怀沙倒浪洪。 厌世孤雏鸣警哨, 忧时赤子揽雕弓。 围城灭疫施良策, 天地祥和华夏雄。七律・题照函谷关 临河依岭壮中寰, 隘口天开函谷关。 旗猎悠风闻阵鼓, 枪迎断壁垒伤斑。 一夫当道将军气, 两圣知音一卷闲。 望雁抒怀登要塞, 东来紫气映姿颜。七律・西安古城有感 秦川八百史如烟, 鼓领编钟礼乐篇。 锦瑟花间千幅画, 银筝柳下几端弦。 骊山秀色昭星日, 池水清香荡荷莲。 欲驾青云飞险岳, 诗仙绝笔梦中缘。七律・贝加尔湖风光 河波角静赏奇观, 萨满图腾猎猎鞍。 残雪飞花千树靓, 沧桑解意百溪湍。 奉灯神柱雕屏画, 勇士长缨护牧栏。 伴曲叼羊思汉武, 举杯邀月两情欢。七律・游颐和园 颐和园秀鸟啼冬, 佛塔流云野鹤冲。 琼岛烟波垂柳淡, 鉴堂慧颖雅诗浓。 昆明湖阔心声浪, 万寿山高梵语峰。 幽苑文昌研旧史, 归来风啸挺苍松。七律・梦壶口 梦幻黄河向海流, 冲霄雁阵入云悠。 岚烟笑卷苍山月, 古渡闲游落日舟。 我欲乘风观瀑布, 诗来吟浪立潮头。 分身直下三千尺, 壶口悬桥挂彩钩。七律・驼铃传奇 征程晓月亦茫然, 大漠驼铃袅袅烟。 汉路风尘狼啸谷, 胡天雨雪雁鸣巅。 情吹羌笛飘西域, 默抚瑶琴寄紫娟。 忽忆张骞忧塞史, 湿巾泪眼记流年。阮郎归・秦岭抒怀 高潭流水日衔山,三秦岭蜿蜒。丹崖云雨鸟啼欢。青藤荡古猿。 寻驿路,踏雄关。高歌奏凯旋。夕阳常唤奋征鞭。余生艾结缘。水龙吟・彩云之南(秦观体)(一) 竹楼吊脚临江,静观万里澜沧浪。月梳眉黛,椰风撩火,傣家景象。足鼓和弦,凤凰摇翅,鸳鸯相傍。恰逢泼水节,娇郎老幼,翩翩舞,欢歌漾。 调侃当年猜想。史流长、题墙雕巷。西征号角,刀光旗猎,天开云荡。留印如初,数秋飘过,而今疆广。玉龙吟,五彩云飞绕壁,恋情难忘。(二) 红河啸谷端峰,鸟旋猿纵仙瑶岭。流霞挂壁,轻骑盘道,思茅廓影。云曲迎宾,席间推盏,普洱茶茗。玉溪烟草盛,交流会友,瞻前路、千帆竞。 周始年年同庆。忆沧桑、画中余兴。吾心不老,容光依旧,勤书三更。鸿递佳音,春花娇艳,韵姿奇颖。步诗坛、挽臂同心向善,墨香清咏。2024-09-25
-
【视界晨报】许江|山的那边山的那边 文/许江(重庆) 山的那边 是界碑的方向 冷月高悬 洒下的是银白的霜 山的那边 有母亲慈祥的目光 万里山河 绘成我心中的画廊 寒夜的劲风 拨动着我的心弦 寂寞的星星 和钢枪形影不离 边关的岗哨 是我青春的守望 心中的渴望 是我信仰的灯塔 我站立的地方 就是祖国的边疆 每一寸土地都印着忠诚的印章 我坚守的岁月叫做青春的时光 每一段历程 都刻着使命的长度 界碑无言 却见证了风雨沧桑 钢枪有义 守护着万家灯光的安康 冰雪冻不住我的信念 任风霜肆虐 寒风刮不走忠诚与担当 壮志比凌霜 祖国啊 母亲 我的忠诚 在边关的冷月中闪亮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让戍边将士的奉献 在边疆的大地上流芳【作者简介】许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成都军区某部副参谋长;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协会员;诗歌中国会会员;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 业余爱好:创作诗歌、散文诗、摄影。其散文代表作有《他是一位父亲》《军旗为什么总是这么红》诗歌代表作有《好兄弟 归来兮》《枪响了》《永不打烊的小酒馆》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号、西部散文选刊、诗大学文学网、中国现代文化网、腾讯新闻、上游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西散南国文学等媒体平台。先后被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作家报、文化部《中华英才》半月刊社、全国郦道元文学组委会、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北京写作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化报刊管理出版社评为:“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实力派优秀作家”、“全国第六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2020最美作家”等荣誉称号。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2024-09-25
-
【视界晨报】刘天德|我骄傲,我的青春在军旅《我骄傲,我的青春在军旅》 一个人的梦想可以无数 但对我无上荣光的是 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 《满江红》早已在心中铭记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淡渴饮匈奴血 民族英雄岳飞精神 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我们的军队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抗美援朝 我们的党引导人民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引领人民发展经济 攻打贸易战 我们才逐渐富裕,强大起来 我们和平的背后 离不开千千万万军人的付出 中国军队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曾经,我也是一名英姿焕发的军人 我以拥有军人的身份而自豪 小时候,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 曾无数次梦见自己穿上军装,戴上五角帽 雄赳赳,气昂昂 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美梦成了真 我爱这一身橄榄绿 穿上它,心系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穿上它,悠悠正气在心中凝聚 穿上它,嘹亮的国歌声在脑海萦绕 穿上它,我们护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和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更加拼命努力 我们一代代军人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祖国母亲…… 聆听上级领导的讲话,铭记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怎样高度评价我们的三位军人: 张思德 为人民利益而死 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雷锋 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白求恩 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有 我们军人矫健的身影 抗洪抢险 抗震救灾 抗疫一线……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是我们的战士,挺身而出,冲在前面 用青春健壮的身驱筑成了一道道铜墙铁壁 护卫人民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我骄傲,我曾是一名军人 责任和担当是军人之魂 奉献和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致远方&于宁宁: 青春阑珊处 闪光在黎明 军涯凭栏处 辉煌在险峰 !作者简介: 刘天德,笔名:光磊 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局指挥中心台长、局文联主席、四级高级警长,中国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华现代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安徽省、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报》副总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文500余篇,其中30余篇获大奖。先后入选《中华大地之光》《共和国之盾》等刊物,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日记》《警徽闪烁》《高墙内的女人》《父爱》(文学电影剧本)4部,均获国家著作权专利。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优秀作家。最近又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文学奖•中国年度奖——《高墙下的女人》(长篇小说)、优秀电影剧本奖——《父爱》(文学剧本)、第六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等。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荣获金奖。2024年“醉在春天里”全国征文大赛荣获一等奖。2024-09-25
-
于春生|难忘那场春晚慰问演出1970年10月,我作为文艺兵特招入伍,成为省军区独立一师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一员。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三点半,师宣传队春节会餐开始。说是会餐,无非是在宣传队的排练大厅里多摆放了几张桌子,炊事班多做了些菜肴而已。即便是这样,对于我们这些驻营在胶南山沟沟里的战士们来说,已经是够让人期盼得了。 师宣传队组建的时间不长。其中,有各团选调上来的基层文艺骨干,也有从省会济南等城市特招而来的文艺兵。有男有女,年龄也参差不齐,大点的二十岁出头,最小的两个女兵不满十三岁。宣传队人数虽然不多,那可是师首长心上的宝贝疙瘩。当时的战备形势十分紧张,即便是过春节,全师上下没有一个单位敢喝酒,唯有咱师宣传队特殊,不仅会餐喝酒,师首长还前来慰问助兴。 明天就是年三十,除夕之夜,宣传队将要对师直官兵进行春节慰问演出。节目排练业已完成,此时,排练大厅里新兵老兵欢聚一堂,师政治部主任、宣传科长前来助兴。 会餐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菜肴很是丰盛,白酒红酒全上。师首长、还有年龄大点的老兵,他们喝的是白酒。年纪小点的战士,尤其是那些女兵,她们喝的是樱桃白兰地,这酒喝进嘴里甜咪咪的,还带有一股浓郁的香味。 菜上三轮,酒过三巡,众官兵推杯换盏,把酒言欢。酒至半酣,宣传队指导员王宗友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腔发话: “明天就是年三十,晚上要进行春节慰问演出。师宣传队在这里会餐,提前欢庆新春佳节。师首长前来与我们同喜共乐,大家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唱的就唱一曲,能舞的就舞一段。” 宣传队本来就是“活宝们”的汇聚之地,酒喝到这份上,他们早已按捺不住。指导员一发话,特招演员王耀辉率先开唱,他演唱的那首《骏马奔驰保边疆》,激情四射,高亢嘹亮,博得众人阵阵掌声。从省柳子剧团特招的女兵常红梅紧随其后,她演唱的豫剧《朝阳沟》银环“上山”选段,声情并茂,行腔圆润,唱念做打,动作优美,引得众人啧啧赞叹。老兵张锦州不甘示弱,他手持竹笛,即兴吹奏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声抑扬顿挫,气息流畅自如,人们听得如醉如痴。快书演员王建军,说唱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竹板噼啪作响,动作刚劲有力,说唱诙谐有趣,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即兴演出如火如荼,屋外已是夜幕低垂。几个女兵结伴到院外的旱厕去解手。刚迈出屋门,便“哇”的一声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叫着:“外面有狼!外面有狼!” 听到女兵的喊叫声,一班班长许振玉即刻迎了上去。 “咋事,吓成这样?” “外面有狼?” “外面有狼?狼在哪里?” “狼就在门外路北边的杨树下。” 听说外面有狼,许班长快步从指导员屋里拿来了手枪,领着几个男兵出去逮狼。 走出屋门,许班长等人手搭凉棚,猫腰弓背,仔细往路对面张望:哎!路对面杨树下果然趴着一只狼。看到真有狼,大家顿时紧张了起来。 “许班长,咱可得小心点!看上去这狼的个头还真不小呢。”战士小李怯怯地提醒着说。 “甭害怕!咱手里有枪。狼再大,也赶不上咱的手枪快。” 随说着,许班长将子弹顶上膛,顺手打开了保险,枪口始终瞄准着这只狼,蹑手蹑脚地朝狼走去。 前行几步,他们发现,这只狼趴在那里未见动弹。 “哎!怪事了,狼趴在那里咋就不动弹呢?这世上难道真有不怕人的狼?” 看到狼不动弹,战士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过了路中间,仍然未见这只狼动弹。快要接近目标时,大家忽然发现,趴在树下的并不是一只狼,而像是一个人。这人蜷曲着身子,侧卧在地上。地面上满是积雪,人身上覆盖着的也是雪,只有侧面的身子露在外面,远远望去像是一只狼。战士们纷纷围了过去,用手拂去这人身上的积雪,扶起他的上身仔细端详,众人不由地大吃一惊:“啊呀!这不是咱宣传队的新兵小赵子吗?” “是呀!就是咱宣传队的鼓佬小赵子!看样子是他酒喝多了,出来解手,撑不住劲,扶着这树就躺下了。 哎呀!许班长,幸亏你没开枪。真若是开了枪,这事可就闹大了。”随说着,大家伙齐呼拉地把小赵子抬回到了屋里面。 听说小赵子喝多了,指导员、队长都来了。小赵子躺在床上,瘦削的脸,双眼紧闭,脸色蜡黄,嘴唇青紫。看到他这副模样,三班班长李云龙分外心疼,不住地自我检讨:“这事都怨我。光怕小兵过年想家,只顾哄他高兴,没想到他却喝多了。” 看到李班长难过地检讨,指导员遂安慰道:“你也不用过于自责。过年了,大家高兴,多喝了点,可以理解。不过,宣传队喝醉酒的事大家千万要保密,任何人不许外传。熄灯前,师首长还要来看望大家,到时就说他感冒了。” 次日,宣传队依然是两顿饭。快八点了,三班长来到小赵子的床跟前,轻声地喊着:“小赵子,快起床,该吃饭了。” 三班长喊了几声,小赵子并未应声。 “这小家伙,昨晚睡到现在,都一个多对时了,也该起床了。”三班长一边嘟哝着一边掀起他的被角,轻轻拍打着他的肩膀:“小赵子,快起床,咱们一起去吃饭。” 连叫了几声,小赵子仍然没有反应。三班长感到奇怪,遂伏下身子,趴到他的耳旁,一边呼叫一边推动着他的脑袋。糟了!眼前的小赵子竟然像死人一样,脑袋推向东,他的脸就转向东;脑袋推向西,他的脸又转向西,就是没有一丝反应。三班长被眼前出现的情况吓懵了,他赶忙跑着去向指导员、队长报告。 指导员、队长都来了。看到小赵子这样,他俩也感到情况不妙。这可不是一般的醉酒,若不及时抢救,万一出现个三长两短,没法向组织和家里人交代。眼下已顾不得影响了,赶紧向师医院报告,请军医来看看。 稍顷,师医院的大个子郭军医来了。他拿出听诊器,仔细检查过后,又用右手拇指使劲按压小赵子的人中穴,尽管手法很重,小赵子就是没有反应。随后,郭军医从椭圆形的铝盒中取出一枚大号三棱针,在小赵子脚心处消完毒,右手食指、拇指捏住针,照准小赵子脚心处的涌泉穴就刺了下去。殷红的鲜血流了出来,这么粗大的三棱针扎进去,小赵子竟仍然没有一点反应。郭军医随即又取出一枚小号三棱针,用同样的手法,照准小赵子嘴唇上方的人中穴又刺了下去,小赵子还是没有一丝反应。郭军医深感忧虑地对指导员、队长说:“他这是急性深度酒精中毒,没别的好办法,先给他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吧。” “一切听你安排,只要别出大事就行。”指导员接着说。 郭军医从黄色布包里取出一支又粗又长的玻璃针管,将两支高浓度葡萄糖针剂抽入针管内,对小赵子做了静脉注射。临走前郭军医交代:“密切观察,有情况随时联系。” 下午两点,已经到了彩排的时间,小赵子仍然没有醒。队长遂安排戏份不多的女战士小胡、小朱守护着他,其他人到礼堂进行最后的彩排。 小胡、小朱精心地守护着小赵子,为他泡好了红糖水,不时地呼唤着他的名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小赵子还是没有醒的迹象,两个女兵急得快要哭了。就在她俩心急如焚之时,小胡忽然发现小赵子的眼皮微微抖动了几下。看到小赵子眼皮有点抖动,小胡激动地把手中的军用搪瓷缸掉在了地上。 “小朱,你快看,小赵子的眼皮动弹了!”小胡激动地喊着小朱。 小朱赶紧跑过来,一边给他喂红糖水,一边不停地喊着:“小赵子,你快醒醒、快醒醒!”看到小赵子醒了,小胡嘱咐小朱:“你守着他,我去礼堂向指导员、队长报告。” 小胡随说着,便风似地向礼堂跑去。见到指导员,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喊着:“报告指导员,小赵子睁眼了!小赵子睁眼了!” 听说小赵子睁眼了,指导员马不停蹄地向宿舍跑去。当他来到小赵子床跟前时,小赵子的眼睛又闭上了。 “指导员,你来之前,他眼睛确实睁开过几次,我还喂了他些红糖水呢。”小朱安慰着指导员。 “能睁眼是好事,不过,到这个点了他还不醒,晚上的演出可咋办?不能再等了,你去师医院,再请郭军医过来看看。” 一会功夫,郭军医又来了。指导员焦急地对他说: “老郭啊,现在离晚上演出只有三个多小时了。今晚演出京剧样板戏。他是鼓佬,没有鼓佬,开不了戏。皮鼓这玩意太冷门,除了他,宣传队没有第二个会敲的。拜托你了,无论想啥办法,一定让他尽快醒过来,千万不能耽误了晚上的演出。” 郭军医会心地点了点头:“这事明白,我尽力吧!” 说罢,郭军医取出粗大的针管子,又给小赵子注射了高浓度葡萄糖。 下午六点多,小赵子总算睁眼了。他无力地望了望周围的战友,瘦削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羞涩歉意的微笑。 看到小赵子睁开了眼睛,指导员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小赵子,可把你盼醒了。快去通知炊事班,赶快下面条,多磕上几个荷包蛋,吃饱了,晚上好演出。” 七时许,通往礼堂的路上,全是列队行进的战士,步伐整齐,歌声嘹亮。 我们也该进场了。宣传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礼堂走去。两个战士一左一右搀扶着酸懒无力的小赵子,一边走,指导员一边郑重地对他说: “小赵子,今晚演出就看你的了。就是把你绑到椅子上,你也要把这样板戏给我敲开!” 铃声响过三遍,春节慰问演出正式开始。紫红色的丝绒幕帘轻轻挑起,报幕员面带微笑,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中央的大幕前,一连串的慰问词语过后,她宣布春节慰问演出正式开始。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选段。 幕布徐徐拉开,台上场下漆黑一片,只有舞台右侧乐队区域内,乐手跟前的谱台灯在发出微弱的光亮。台下的观众全然不知,可台上宣传队每一个战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家深深地担忧:大醉了一天一夜的小赵子,这会儿清醒吗?这皮鼓他能敲得响、敲的准吗?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全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我们的小赵子,十五岁的生日才刚过。若在家里,他还是一个搂着爸爸妈妈撒娇的孩子。如今,他穿上了这绿色的军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那瘦弱稚嫩的肩膀,肩负着宣传队慰问演出能否成功的重担。为了便于指挥,乐队中鼓佬的座椅比一般乐手的椅子高出一大截。小赵子端坐在这高高的椅子上,尽管大醉初醒,头昏脑沉,但他却深知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宣传队辛辛苦苦排练了半年,今晚演出能否成功,关键看自己能否把皮鼓敲得响、鼓点敲得准。成败在此一举,绝不能辜负领导和战友们的期望。只见这时的小赵子,猛然昂首挺胸,双眼圆瞪,手举鼓楗,果断有力地敲下,只听得达、答、大,甭、叭,大……,在黑漆静寂的舞台之上,小赵子双手翻飞,信手敲打,或檀板轻叩,或鼓楗飞舞。这皮鼓、檀板打得可谓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如骤雨疾风,似玉断珠碎,出神入化,酣畅淋漓。眼望着小赵子的眼神、手势、楗姿;伴随着快慢轻重、板眼有序的鼓板声响,交响乐队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猎户老常、小常宝、杨子荣的扮演者,伴随着这清晰准确的鼓点相继登场…… 啊!京剧样板戏终于顺利开场了,大家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或许是受到了小赵子的感染,众演员动作格外潇洒自如,唱腔格外高亢激昂,“八年了,别提它了!随着猎户老常那悲愤难耐的呼喊,小常宝一声凄厉地呼喊;“爹——,八年前,风雪夜——”,小常宝对座山雕那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直唱的让人肝肠欲断,心如刀绞。“小常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杨子荣那誓把反动派一扫光的坚强决心,不时博得观众阵阵热烈地掌声。春节慰问演出大获成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当年英俊潇洒的年轻小伙,如今已成了鬓发斑白的迟暮老人。军旅生涯,永难忘怀。每逢春节,每当观看电视中的春晚,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独立一师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时的那场春节慰问演出。战友情,战友谊,喜怒哀乐,悲恐惊愁,尽在其中。 于春生,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网作家委员会副会长。发表散文四十余篇,获奖十篇。其中,散文《母亲的寿衣》,荣获“和平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文学创作大赛”散文奖特等奖;散文《醉美塞班岛》,荣获“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散文类一等奖;散文《塞班岛观日出》,荣获“蝶恋花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二等奖;散文《念月》,荣获“讲好山东故事,庆共和国70华诞征文大赛”社会组三等奖等。2024-09-25